小麦白粉病新抗源的遗传分析及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小麦白粉病概况 | 第10-13页 |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 | 第10页 |
·小麦白粉病的病害症状 | 第10-11页 |
·小麦白粉病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 | 第11-12页 |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 第12-13页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 | 第13-22页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来源和定位 | 第17-22页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利用和抗性评价 | 第22-23页 |
·中间偃麦草与小麦的遗传改良 | 第23-25页 |
·中间偃麦草的生物学特性和染色体组成 | 第23-24页 |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育种中的成就 | 第24-25页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 | 第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3页 |
·材料 | 第26-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3页 |
·试验技术路线 | 第27页 |
·抗性鉴定 | 第27-28页 |
·抗性数据分析 | 第28页 |
·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 第28-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2页 |
·F_1群体鉴定结果 | 第33页 |
·F_2群体鉴定结果 | 第33页 |
·F_(2:3)家系鉴定结果 | 第33-34页 |
·供试材料基因组DNA的完整性检测 | 第34-35页 |
·抗白粉病基因L962的SSR标记分析与遗传作图 | 第35-41页 |
·正交群体与反交群体分别遗传作图 | 第36-38页 |
·正交群体遗传作图和反交群体整合遗传作图 | 第38-41页 |
·抗白粉病基因PML962的染色体物理定位 | 第41-42页 |
4 讨论 | 第42-47页 |
·新抗源L962中抗白粉病基因来源于中间偃麦草 | 第42页 |
·L962可能是小片段易位系 | 第42-43页 |
·小麦新品系L962抗白粉病基因位于2B染色体上 | 第43-44页 |
·PML962是新基因或新基因座的证据 | 第44-45页 |
·SSR新标记的开发遗传连锁图谱密度增加的策略 | 第45页 |
·染色体臂端部可能是外源基因插入或基因重组的热点 | 第45-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