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25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相关概念第10-11页
     ·校园绿地第10页
     ·植物景观第10-11页
     ·改造第11页
   ·国内外校园植物景观发展概况第11-21页
     ·国外发展概况第11-14页
     ·国内发展概况第14-21页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1-25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页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第21-25页
2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研究理论第25-28页
   ·校园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理论依据第25-26页
     ·植物群落学第25页
     ·景观生态学第25页
     ·环境心理学第25-26页
     ·杨·盖尔“交往与空间”理论第26页
     ·场地文化延续的观点第26页
   ·校园植物景观改造设计原则第26-28页
     ·特色性原则第26-27页
     ·文化性原则第27页
     ·艺术性原则第27页
     ·功能性原则第27-28页
3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植物景观现状调查第28-55页
   ·学校概况第28-32页
     ·地理位置第28-29页
     ·校园环境建设第29-30页
     ·植物园建设第30-32页
   ·实地调查第32-41页
     ·总体现状第32-34页
     ·各功能分区现状第34-41页
   ·问卷调查第41-48页
     ·调查计划第41页
     ·调查方法第41页
     ·问卷设计第41-42页
     ·问卷统计结果第42-48页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48-55页
     ·东湖校区植物景观优点第48-49页
     ·东湖校区植物景观存在问题第49-55页
4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植物景观改造设计方法第55-70页
   ·明确景观功能定位第55-57页
   ·改善植物群落结构第57-59页
   ·优化植物空间形态第59-63页
     ·丰富空间形态第59页
     ·营造宜人尺度第59-61页
     ·创造有利地形第61-62页
     ·强化文化空间第62-63页
   ·营造植物景观意境第63-65页
   ·挖掘校园景观文化第65-67页
     ·依借植物意蕴第65-66页
     ·巧借场地文脉第66-67页
   ·融合“两园”植物景观第67-70页
     ·融合景观效果第67-68页
     ·结合功能需求第68页
     ·适地适宜改造第68-70页
5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植物景观改造设计方案第70-100页
   ·改造原则、目标、内容和方法第70-71页
     ·改造原则第70页
     ·改造目标第70页
     ·改造内容第70-71页
     ·改造方法第71页
   ·改造规划布局第71-79页
     ·总体改造设计第71-79页
   ·节点改造第79-100页
     ·校门区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第79-83页
     ·棕榈浅滩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第83-87页
     ·园林学院周边绿地植物景观改造设计方案第87-92页
     ·领导纪念林植物景观改造设计方案第92-96页
     ·图书馆南侧临水绿地植物景观改造设计方案第96-100页
6 结论与讨论第100-103页
   ·结论第100-102页
     ·调查结论第100页
     ·改造结论第100-102页
   ·讨论第102-103页
     ·策略第102页
     ·步骤第102页
     ·趋势第102-103页
7 不足与展望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7页
插图目录第107-112页
附表第112-129页
 附表一 校门区植物列表第112-114页
 附表二 棕榈浅滩木本植物列表第114-117页
 附表三 园林学院周边木本植物列表第117-120页
 附表四 领导纪念林木本植物列表第120-123页
 附表五 图书馆南侧临水绿地木本植物列表第123-127页
 附表六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植物景观现状调查问卷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导师简介第130-131页
个人简介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建成环境调查与评价
下一篇: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城镇绿地生态网络规划--以慈溪市宗汉街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