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火箭、导弹论文--导弹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制导论文

成像导引头伺服机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摘要第1-15页
Abstract第15-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1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8-19页
   ·导引头伺服机构的结构形式与发展概况第19-21页
   ·导引头伺服机构的研究现状第21-29页
     ·导引头伺服机构特性指标设计的研究现状第21-24页
     ·动力学耦合问题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摩擦力矩耦合特性的研究现状第25-26页
     ·稳定回路扰动抑制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6-29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载体运动对光电成像系统的影响分析第31-45页
   ·视轴抖动的来源分析第31-32页
   ·载体运动产生的像移分析第32-34页
     ·沿 y 轴的平动和绕 x 轴的转动产生的像移分析第32-33页
     ·沿光轴的平动和绕光轴的转动产生的像移分析第33-34页
   ·载体运动对光电成像系统性能影响分析第34-43页
     ·载体运动对光电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第35-40页
     ·载体运动对光电成像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分析第40-43页
     ·载体运动对图像 NIIRS 值的影响分析第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成像导引头伺服机构特性指标的设计问题研究第45-62页
   ·成像导引头的工作原理第45-47页
   ·成像导引头伺服系统关键技术指标研究第47-59页
     ·预定精度第47页
     ·搜索速度第47-49页
     ·最大跟踪速度第49-52页
     ·目标跟踪精度第52-54页
     ·稳定精度第54-59页
   ·红外成像导引头伺服机构技术指标设计实例分析第59-61页
     ·搜索速度第59-60页
     ·最大跟踪速度第60页
     ·目标跟踪精度第60页
     ·稳定精度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导引头伺服机构动力学耦合问题研究第62-84页
   ·导引头伺服机构的结构形式分析第62-65页
     ·常见多框架稳定平台的优缺点分析第62-63页
     ·两轴两框架导引头的常见结构形式第63-65页
   ·两框架导引头伺服机构运动学分析第65-69页
     ·坐标系定义第65-66页
     ·框架角速度第66-68页
     ·框架角加速度第68-69页
   ·两框架导引头伺服机构动力学建模第69-75页
     ·刚体绕动点转动的动力学方程第69-70页
     ·内框架动力学方程第70-72页
     ·外框架动力学方程第72-75页
   ·干扰力矩对两框架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的性能影响仿真分析第75-83页
     ·惯量耦合仿真分析第75-76页
     ·干扰力矩的动力学耦合仿真分析第76-80页
     ·质量不平衡力矩对导引头伺服机构稳定精度的影响仿真分析第80-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导引头伺服机构的摩擦力矩特性研究第84-99页
   ·摩擦模型简述第84-86页
   ·摩擦力矩产生的耦合运动分析第86-88页
   ·摩擦力矩对控制对象频率特性的影响研究第88-92页
     ·摩擦非线性系统和理想系统频率特性对比研究第88-91页
     ·激励信号特征和摩擦力矩对频率特性测试结果的影响第91-92页
   ·摩擦力矩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研究第92-98页
     ·摩擦力矩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第92-94页
     ·稳定回路对线性扰动和非线性扰动的抑制性能对比研究第94-96页
     ·稳定系统对非线性摩擦扰动的极限稳定精度第96-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六章 导引头伺服机构扰动力矩补偿控制方法研究第99-132页
   ·导引头伺服机构扰动力矩测试与建模第99-107页
     ·扰动力矩的分离方法第99-100页
       ·实验平台介绍第100-102页
     ·扰动力矩测试与建模第102-107页
   ·质量不平衡力矩补偿方法研究第107-109页
     ·导引头伺服机构静平衡设计过程第108页
     ·基于模型的质量不平衡力矩补偿第108-109页
   ·导引头伺服机构摩擦力矩补偿方法研究第109-124页
     ·摩擦力矩补偿方法概述第109-110页
     ·基于双速度回路串级控制的摩擦力矩补偿方法研究第110-115页
     ·基于模型的摩擦力矩补偿方法研究第115-118页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摩擦力矩补偿方法研究第118-124页
   ·基于摩擦模型和扰动观测器的扰动力矩综合补偿方法研究第124-126页
     ·扰动力矩综合补偿方法基本思想第124-125页
     ·扰动力矩综合补偿仿真分析第125-126页
   ·扰动力矩补偿实验研究第126-131页
     ·平台模型辨识与控制器设计第126页
     ·力矩补偿实验第126-130页
     ·实验结论第130-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第七章 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主要技术指标测试第132-143页
   ·某导引头伺服机构控制系统设计第132-139页
     ·系统基本组成第132-133页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133-134页
     ·各控制回路应注意的问题第134-138页
     ·软件设计第138-139页
   ·导引头伺服机构隔离度测试第139-142页
     ·隔离度回路等效测试基本原理第139-140页
     ·基于 dSPACE 的隔离度回路等效测试第140-141页
     ·导引头伺服机构隔离度测试结果第141-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43-146页
   ·全文总结第143-144页
   ·研究展望第144-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60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器装备竞争性采购的产业组织研究
下一篇:复杂海况下新型水下航行器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