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对项目后评价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项目建设后评价理论 | 第15-22页 |
| ·建设项目后评价概述 | 第15-17页 |
| ·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含义 | 第15页 |
| ·项目后评价特点及分类 | 第15-16页 |
| ·项目后评价与前评价的关系 | 第16-17页 |
|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 | 第17-20页 |
| ·项目目标评价 | 第17-18页 |
| ·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 第18页 |
| ·项目效益评价 | 第18-19页 |
| ·项目影响评价 | 第19页 |
| ·项目持续性评价 | 第19-20页 |
| ·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灰腾梁风电场49.5MW风电项目概述 | 第22-28页 |
| ·项目基本情况 | 第22-25页 |
| ·地理位置 | 第22-23页 |
| ·当地风能资源 | 第23页 |
| ·工程兴建缘由 | 第23-24页 |
| ·建设本项目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 ·项目建设规模 | 第25页 |
| ·施工工期及工程质量概述 | 第25-26页 |
| ·灰腾梁49.5MM风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概述 | 第26-27页 |
| ·灰腾梁49.5MM风电项目后评价需求概述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灰腾梁49.5MM风电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后评价 | 第28-31页 |
| ·项目可研设计及审批工作后评价 | 第28-29页 |
| ·项目可研设计及项目批复工作后评价 | 第28-29页 |
| ·建设用地审批工作及环境影响报告批复情况后评价 | 第29页 |
| ·工程项目合规性后评价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五章 灰腾梁49.5MW风电工程项目单项后评价 | 第31-40页 |
| ·施工组织设计后评价 | 第31-33页 |
| ·施工条件后评价 | 第31页 |
| ·交通条件后评价 | 第31页 |
| ·工程用地情况后评价 | 第31-32页 |
| ·基础施工方法后评价 | 第32页 |
| ·风电机安装工程后评价 | 第32-33页 |
| ·后期运行状况后评价 | 第33-34页 |
| ·单机年理论发电量 | 第33页 |
| ·年实际发电量 | 第33-34页 |
| ·工程结算及竣工决算审核情况后评价 | 第34-35页 |
| ·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 ·项目法人单位投入资本金方面 | 第35页 |
| ·工程管理制度建设方面 | 第35页 |
| ·招标管理方面 | 第35-36页 |
| ·合同管理方面 | 第36页 |
| ·工程管理方面 | 第36页 |
| ·工程物资和工程价款结算管理方面 | 第36-37页 |
| ·管理建议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六章 灰腾梁49.5MW风电工程项目财务后评价 | 第40-49页 |
| ·概算执行情况后评价 | 第40-44页 |
| ·概算执行情况 | 第40页 |
| ·概算执行分析 | 第40-44页 |
| ·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后评价 | 第44-45页 |
| ·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情况 | 第44-45页 |
| ·资金使用情况 | 第45页 |
| ·交付使用财产情况 | 第45页 |
| ·运行后财务后评价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七章 灰腾梁49.5MW风电工程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 | 第49-55页 |
| ·环保影响及可持续发电后评价 | 第49-51页 |
| ·环保影响后评价 | 第49-50页 |
| ·风力强劲度可持续性后评价 | 第50-51页 |
| ·社会效益后评价 | 第51页 |
| ·主要社会影响后评价 | 第51-52页 |
| ·项目持续性评价 | 第52-54页 |
| ·项目持续性发展的外部条件 | 第52-53页 |
| ·持续性发展的内部条件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8页 |
| ·综合评价与结论 | 第55-56页 |
| ·前期工作满足有关规定要求 | 第55页 |
| ·工程建设过程中基本落实了“五制”的要求,实现了四项控制目标 | 第55页 |
| ·地区供电能力提高,将促进满足用电需要 | 第55页 |
| ·环境控制措施有效,工程的环境影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 第55-56页 |
| ·该工程的社会效益显著,对负面影响的控制得力 | 第56页 |
| ·主要建议 | 第56-58页 |
| ·加强设备采购管理,完善招标与合同管理制度 | 第56页 |
| ·严格履行关于增加项目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6-57页 |
| ·建立健全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控制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