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导论 | 第10-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的问题 | 第10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2页 |
一、我国发展传统中医药的意义 | 第12-26页 |
(一) 国际中医药发展状况 | 第12-16页 |
1. 美国 | 第12-14页 |
2. 英国 | 第14页 |
3. 澳大利亚 | 第14-15页 |
4. 德国 | 第15页 |
5. 日本 | 第15页 |
6. 新加坡 | 第15-16页 |
(二) 中医药对发展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很重要 | 第16-18页 |
1. 我国医疗界:急需中医药 | 第16页 |
2. 中医药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良方 | 第16-18页 |
(三) 中医药潜在的市场价值巨大 | 第18-21页 |
1. 资源丰富 | 第18-19页 |
2. 发展势头好 | 第19-20页 |
3. 需求强势 | 第20-21页 |
(四) 中医存废之我见 | 第21-26页 |
1. 中医存废之争简史 | 第21-23页 |
2. 中医是否科学与存废无关 | 第23-26页 |
二、我国中医药独具的优势和特色 | 第26-36页 |
(一) 中医药对“慢性病”大有作为 | 第26-28页 |
1. 慢性病防治形势日趋严峻 | 第26-27页 |
2. 中医药防治慢性病优势 | 第27-28页 |
(二) 中医药对“现实疾病”大有优势 | 第28-30页 |
1. 注重机体功能状态的个体化的诊疗体系 | 第28页 |
2. 防患于未然“治未病”养生理念指导 | 第28-29页 |
3. 整体调节的防治手段 | 第29-30页 |
(三) 中医药对“未来疫情”大有能力 | 第30-32页 |
1. 从“非典”疫情治疗结果看中医药有效性 | 第30-31页 |
2. 中医药有可能、有能力帮助人类摆脱“未来疫情”的困扰 | 第31-32页 |
(四) 中医药对现代医学大有弥补之处 | 第32-36页 |
1. 提供新药物的来源 | 第32-34页 |
2. 中医使患者避免了单一的西医治疗 | 第34页 |
3. 中西医结合吸取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辩证观 | 第34-36页 |
三、发展中医中药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36-41页 |
(一) 缺乏国际认可的中药标准 | 第36页 |
(二) 中医现代化认识误区 | 第36-37页 |
(三) 国际市场占有率低 | 第37-38页 |
(四) 产品的技术含量低 | 第38-39页 |
(五) 中药企业的问题 | 第39-40页 |
(六) 教育失误人才缺失 | 第40-41页 |
四、发展中医药的方法和途径 | 第41-49页 |
(一) 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特点又被世界认可的中药标准体系 | 第41-43页 |
(二) 中药逐步国际化 | 第43-44页 |
(三) 寻找适合中医生成发展的经营模式 | 第44-45页 |
(四) 中医药现代化:新世纪中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45-49页 |
1. 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人才 | 第45-46页 |
2. 中医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 第46-47页 |
3. 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技术创新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