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经济损失在我国的立法保护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6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6页 |
(三)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6页 |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第6-8页 |
一、纯经济损失概述 | 第8-15页 |
(一) 纯经济损失概念界定 | 第8-11页 |
(二) 纯经济损失的特点 | 第11-12页 |
(三) 纯经济损失的类型 | 第12-15页 |
二、保护纯经济损失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一) 理论上完善民法体系的需要 | 第15页 |
(二) 实践上节省诉讼资源保护当事人利益 | 第15-16页 |
三、纯经济损失在我国的理论与实践 | 第16-18页 |
(一) 理论学者对纯经济损失的学理研究 | 第16页 |
(二) 纯经济损失在我国的司法实践现状 | 第16-18页 |
四、国外立法保护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18-23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的保护模式 | 第18-20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的保护模式 | 第20-22页 |
(三) 国外相关保护的思考 | 第22-23页 |
五、纯经济损失在我国立法保护之思考 | 第23-32页 |
(一) 立法原则的体系化 | 第23-24页 |
(二) 将纯经济损失引入我国侵权法的规制与设想 | 第24-27页 |
(三) 赔偿保护限制的思考 | 第27-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作者简介 | 第3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