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泰颗粒治疗痛风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20页 |
第一节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 第11-15页 |
一、痛风的中医病名 | 第11-12页 |
二、痛风的中医病因病机 | 第12页 |
三、痛风的辨证论治 | 第12-15页 |
四、其他治法 | 第15页 |
第二节 痛风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一、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二、痛风的发病机制 | 第16页 |
三、痛风的治疗 | 第16-18页 |
第三节 痛风治疗的疗效评价 | 第18-20页 |
一、中医治疗的疗效评价 | 第18-19页 |
二、西医治疗的疗效评价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0-28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0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0-2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24-27页 |
五、研究结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8-30页 |
一、痛风的中西医机理研究 | 第28页 |
二、痛风泰颗粒治疗痛风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分析 | 第28-29页 |
三、痛风泰颗粒合戴芬治疗痛风的不良反应分析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一、结论 | 第30页 |
二、创新及不足 | 第30页 |
三、进一步研究思路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附录 | 第35-39页 |
附录1:GAQ2.0 -GIS中文版及英文版 | 第35-38页 |
附录2:英文缩略语 | 第38-39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