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带适度规模浙贝母收获集成装备研发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块茎类作物收获机械发展状况 | 第9-13页 |
1.2.1 国外块茎类作物收获机械发展状况 | 第9-11页 |
1.2.2 国内块茎类作物收获机械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案 | 第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贝母的种植收获作业模式试验 | 第15-20页 |
2.1 浙贝母种植农艺要求 | 第15页 |
2.2 现有去茎方式 | 第15-17页 |
2.2.1 去茎装备选择及试验 | 第16-17页 |
2.3 现有收获方式 | 第17-19页 |
2.3.1 收获试验 | 第17-19页 |
2.4 现有分选方式 | 第1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浙贝母收获机具的设计 | 第20-37页 |
3.1 引言 | 第20页 |
3.2 主要机构设计 | 第20-30页 |
3.2.1 自适应限深机构 | 第20-23页 |
3.2.2 收获升运机构 | 第23-24页 |
3.2.3 提升机构 | 第24-26页 |
3.2.4 速度检测机构 | 第26-27页 |
3.2.5 二级弧形摆动式碎土机构 | 第27-30页 |
3.3 整体结构设计 | 第30-32页 |
3.4 配套拖拉机工作参数计算及选型 | 第32-33页 |
3.5 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33-34页 |
3.6 PLC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 第34-36页 |
3.6.1 PLC控制技术简介 | 第34页 |
3.6.2 程序编写 | 第34-3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二级弧形摆动式碎土机构碎土性能分析 | 第37-48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浙贝母碰撞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37-43页 |
4.2.1 ADAMS中模型构建及参数设计计算 | 第37-39页 |
4.2.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4.3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及方差分析 | 第43-45页 |
4.3.1 试验方案和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4.3.2 方差分析 | 第44-45页 |
4.4 碎土机构试制与试验 | 第45-46页 |
4.4.1 机构试制 | 第45页 |
4.4.2 试验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 浙贝母自动分级装备的设计与分析 | 第48-62页 |
5.1 引言 | 第48-49页 |
5.2 主要机构设计 | 第49-55页 |
5.2.1 进料机构的设计 | 第49-50页 |
5.2.2 输送机构的设计 | 第50-52页 |
5.2.3 振动机构的设计 | 第52页 |
5.2.4 拨轮机构的设计 | 第52-54页 |
5.2.5 出料导向及集料机构的设计 | 第54-55页 |
5.3 整体结构设计 | 第55-56页 |
5.4 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6-57页 |
5.5 PLC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 第57-60页 |
5.5.1 设计要求 | 第58页 |
5.5.2 程序 | 第58-6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附录1: 浙贝母收获机 | 第68-71页 |
附录2: 浙贝母自动分级机 | 第71-72页 |
个人简介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