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2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11页 |
| ·创新点 | 第11-12页 |
| 2 马锡五审判方式概述 | 第12-18页 |
|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含义解读 | 第12-13页 |
| ·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13-15页 |
| ·经济背景 | 第13页 |
| ·政治背景 | 第13-14页 |
| ·司法背景 | 第14-15页 |
|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征和精髓 | 第15-18页 |
| ·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把握事实真相 | 第15-16页 |
| ·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尊重群众意见 | 第16页 |
| ·手续简便,不拘形式,尽量方便群众 | 第16页 |
| ·宜调则调,当判则判,实行调判结合 | 第16-18页 |
| 3 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当代的司法实践 | 第18-23页 |
|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当代价值 | 第18-19页 |
|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当代实践 | 第19-23页 |
|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 第19-20页 |
| ·司法实践中法院适用马锡五审判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 4 借鉴马锡五审判方式,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能动司法 | 第23-37页 |
| ·纠纷解决与规则治理的冲突与契合 | 第23-25页 |
| ·能动司法及其当代必要性 | 第25-28页 |
| ·能动司法 | 第25-26页 |
| ·能动司法在当代中国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能动司法 | 第28-31页 |
| ·借鉴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髓,形成能动司法的精神内核 | 第28-30页 |
| ·在规则治理的理念下推行能动司法 | 第30-31页 |
| ·借鉴马锡五审判方式精髓,倡导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第31-37页 |
| ·完善调解制度,构建“大调解”格局 | 第32-33页 |
| ·整合诉讼资源,增强诉讼制度解决纠纷的能力 | 第33-34页 |
| ·缓解诉讼压力,完善现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 第34-37页 |
| 5 结语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