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禅修 | 第10-16页 |
·禅的概念 | 第10页 |
·禅修的方式 | 第10-12页 |
·禅修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顿悟 | 第16-24页 |
·佛教视角下的顿悟 | 第16-19页 |
·西方心理学视角下的顿悟 | 第19-24页 |
·佛教顿悟与心理学顿悟之联系 | 第24-26页 |
·都是思辨性的过程 | 第24-25页 |
·都受潜意识的影响 | 第25页 |
·都有认知分解与重构 | 第25-26页 |
·情绪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 | 第26-27页 |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27-28页 |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3 实验一:禅修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 | 第29-33页 |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研究假设 | 第29页 |
·研究设计 | 第29-31页 |
·研究被试 | 第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实验程序 | 第30-31页 |
·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有无禅修经验者的顿悟问题解决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不同组别的顿悟问题解决差异分析 | 第32-33页 |
4 实验二:禅修在不同情绪水平下对情绪评价以及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 | 第33-45页 |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研究假设 | 第33页 |
·研究设计 | 第33-35页 |
·研究被试 | 第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实验程序 | 第34-35页 |
·结果分析 | 第35-45页 |
·不同组别的情绪评价分析 | 第35-36页 |
·不同情绪水平下的情绪评价分析 | 第36-38页 |
·不同组别与不同情绪水平下情绪评价的差异分析 | 第38-41页 |
·不同情绪水平下顿悟问题解决的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不同组别与情绪水平下顿悟问题解决的差异分析 | 第42-44页 |
·组别与情绪水平对顿悟问题解决结果的预测力分析 | 第44-45页 |
5 讨论 | 第45-50页 |
·禅修与不同情绪图片下的情绪评价分析 | 第45-46页 |
·禅修、情绪图片刺激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探究 | 第46-48页 |
·禅修与情绪图片对顿悟问题解决的交互影响 | 第48-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
附录1 | 第59-62页 |
附录2 | 第62-64页 |
附录3 | 第64-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