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国内外研究背景 | 第8-15页 |
·种植方式的研究 | 第8-9页 |
·土壤微生物量的研究 | 第9-12页 |
·牧草生物量的研究 | 第12-14页 |
·牧草种间竞争的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15-16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5页 |
·试验设计 | 第15-16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6-18页 |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第16页 |
·土壤微生物量碳(C)氮(N)的测定 | 第16-17页 |
·牧草生物量的测定 | 第17-18页 |
·牧草种间竞争力的测定 | 第18页 |
·牧草种间竞争率的测定 | 第18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53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第18-27页 |
·不同月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 第19-23页 |
·休闲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 第23-24页 |
·单播苜蓿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 第24页 |
·单播雀麦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 第24-25页 |
·间行混播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 第25-26页 |
·同行混播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 第27-35页 |
·不同月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 | 第27-31页 |
·休闲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 | 第31-32页 |
·单播苜蓿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 | 第32页 |
·单播雀麦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 | 第32-33页 |
·间行混播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 | 第33-34页 |
·同行混播处理不同月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牧草生物量及种间竞争的影响 | 第35-43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苜蓿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雀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不同月苜蓿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37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不同月雀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37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苜蓿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雀麦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不同月苜蓿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不同月雀麦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第41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牧草种间竞争力与竞争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土壤微生物量与牧草生物量的关系 | 第43-53页 |
·单播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牧草总生物量的关系 | 第43-44页 |
·间行混播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牧草总生物量的关系 | 第44-45页 |
·同行混播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牧草总生物量的关系 | 第45-46页 |
·单播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46-48页 |
·同行混播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48-49页 |
·单播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牧草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第49-50页 |
·间行混播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牧草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第50-51页 |
·同行混播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牧草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5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第53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 第53页 |
·不同种植方式对牧草生物量及种间竞争的影响 | 第53-55页 |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牧草生物量的关系 | 第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