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行为和关系的微博Spam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组织结构 | 第11-14页 |
第二章 互联网Spam问题综述 | 第14-30页 |
·互联网上主要的Spam问题 | 第14-18页 |
·电子邮件系统中的Spam问题 | 第14-15页 |
·即时通信系统中的Spam问题 | 第15页 |
·搜索引擎中的Spam问题 | 第15-18页 |
·社交网站中的Spam问题 | 第18页 |
·微博上主要的Spam问题 | 第18-24页 |
·微博上主要的Spam信息内容 | 第18-20页 |
·微博上主要的Spam信息发送方法 | 第20-23页 |
·微博上主要的Spam信息发送组织 | 第23-24页 |
·微博上主要的Spam检测方法 | 第24-30页 |
·微博内容分析 | 第24-25页 |
·微博用户分析 | 第25-27页 |
·微博平台限制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微博Spam用户成长研究 | 第30-42页 |
·概率关系模型PRM | 第30-34页 |
·贝叶斯网络 | 第30-32页 |
·对象关系模型 | 第32-33页 |
·概率关系模型 | 第33-34页 |
·微博Spam用户成长模型 | 第34-35页 |
·成长模型的参数训练和结果 | 第35-42页 |
·训练数据集 | 第35-36页 |
·实验流程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42页 |
第四章 基于用户属性和行为的Spam用户检测 | 第42-58页 |
·Spam用户检测实验设计 | 第42-43页 |
·数据集描述 | 第43-49页 |
·数据获取与存储 | 第43-48页 |
·数据集预处理 | 第48-49页 |
·DBSCAN聚类算法 | 第49-51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新浪微博Spam用户特征分析 | 第52-58页 |
第五章 总结和下一步工作 | 第58-60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8页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