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行政问责官员复出规范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基本理论第10-15页
 第一节 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法律界定第10-12页
  一、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概念第10-11页
  二、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特殊性质第11-12页
 第二节 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必要性及意义第12-15页
  一、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必要性第12-13页
  二、行政问责官员规范复出的积极意义第13-15页
第二章 我国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规范与实践第15-23页
 第一节 行政问责官员复出规范现状第15-18页
  一、体系散乱第16-17页
  二、效力范围狭窄第17页
  三、内容模糊不清第17-18页
 第二节 行政问责官员复出实践现状第18-23页
  一、复出考察期限短第20-21页
  二、复出程序缺乏公开透明度第21页
  三、复出形式无序多样第21-23页
第三章 我国行政问责官员复出失范的原因及不利影响第23-30页
 第一节 问责官员复出失范的原因分析第23-27页
  一、缺乏科学的问责官员复出法制规范第23-24页
  二、行政问责文化的滞后第24-26页
  三、监督机制的乏力第26-27页
 第二节 问责官员复出失范的不利影响第27-30页
  一、有悖于责任政府的构建目标第27-28页
  二、挫伤公众的政治理性与参与热情第28-29页
  三、阻碍行政问责文化的培育第29-30页
第四章 行政问责官员复出规范化建设之路第30-44页
 第一节 问责官员复出法律制度框架的搭建第30-36页
  一、问责官员复出的法律原则第30-32页
  二、问责官员复出的法律条件第32-34页
  三、问责官员复出的监督机制第34-36页
 第二节 问责官员复出具体程序设计第36-41页
  一、关于程序模型的具体说明第38-40页
  二、复出程序操作需要注意的事项第40-41页
 第三节 官员复出法治化的支撑与保障——问责法律文化第41-44页
  一、问责理念的接受第41-42页
  二、对权利的尊重第42页
  三、道德自律意识的树立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本权利视野下的香港社会运动
下一篇:国家考试信息公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