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村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 关于刘后村两个争议问题的辨析 | 第12-17页 |
(一) 刘后村是否是辛派词人 | 第12-14页 |
(二) 刘后村与贾似道的关系 | 第14-17页 |
二、 后村词的内容分类 | 第17-42页 |
(一) 政论词 | 第17-19页 |
(二) 爱国词 | 第19-24页 |
1、 抗敌报国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 第20-22页 |
2、 抨击南宋政府的妥协无能 | 第22-24页 |
(三) 寿词 | 第24-29页 |
(四) 咏物词 | 第29-33页 |
1、 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 | 第30-31页 |
2、 怀才不遇的凄楚情怀 | 第31-32页 |
3、 故国之思的爱国情怀 | 第32-33页 |
(五) 节序词 | 第33-36页 |
(六) 恋情词 | 第36-39页 |
(七) 送别词 | 第39-42页 |
三、 后村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 第42-48页 |
(一) 雄浑豪放、疏狂不羁 | 第42-44页 |
(二) 沉郁顿挫、悲壮慷慨 | 第44-46页 |
(三) 婉约淡雅、清新明丽 | 第46-47页 |
(四) 恬淡飘逸、潇洒浪漫 | 第47-48页 |
四、 后村词的艺术手法 | 第48-55页 |
(一) 后村词中的用典艺术 | 第48-49页 |
(二) 善于运用多种意象 | 第49-51页 |
1、 战争类意象 | 第49-50页 |
2、 离别类意象 | 第50页 |
3、 抒怀类意象 | 第50-51页 |
4、 闲适类意象 | 第51页 |
(三) 以赋为词 | 第51-52页 |
(四) 以文为词 | 第52-53页 |
(五) 后村词中的俗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