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磁体”与“容器”:四川藏区德格城镇空间形态的形成及演变探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基本概念第11-1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页
   ·研究目标、内容、对象、方法第17-19页
   ·论文结构第19-20页
第2章 德格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第20-30页
   ·地理位置第20页
   ·自然环境第20-22页
     ·地质与地貌第20-21页
     ·气候第21-22页
     ·资源第22页
   ·人文环境第22-30页
     ·行政建置历史沿革第22-25页
     ·政治统治第25-26页
     ·宗教第26-27页
     ·茶马古道第27-28页
     ·康巴文化第28-30页
第3章 德格地区最初聚落的形成及演变第30-72页
   ·元以酋邦时期第31-45页
     ·早期的生活方式第31页
     ·城镇的“磁体”出现第31-41页
     ·城镇的“容器”形成第41-43页
     ·城镇雏形的特质:防卫性第43-44页
     ·酋邦时期德格城镇空间形态特征第44-45页
   ·元明林葱土司统治时期第45-49页
     ·林葱土司统治下的城镇特点第45-47页
     ·林葱土司统治下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分配第47-48页
     ·元明时期德格城镇空间形态特征第48-49页
   ·清至清改土归流前德格土司统治时期第49-59页
     ·德格土司的崛起第49-51页
     ·新的城镇中心的形成第51-52页
     ·德格土司统治下城镇群体的发展第52-55页
     ·更庆镇的经济结构的发展第55-56页
     ·更庆镇的社会秩序与政治制度的形成第56-58页
     ·清至清改土归流前德格城镇空间形态特征第58-59页
   ·改土归流至解放前封建时期第59-65页
     ·改土归流第59-60页
     ·内地现代化的影响第60-61页
     ·城镇的“磁体”不稳定第61-64页
     ·城镇的社会秩序发生改变第64页
     ·改土归流至解放前德格空间形态特征第64-65页
   ·解放后社会主义时期第65-70页
     ·新“磁体”出现第65-66页
     ·城镇经济结构转变第66-67页
     ·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转变第67-69页
     ·“容器”扩展第69页
     ·解放后社会主义时期德格空间形态特征第69-70页
   ·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德格地区中心城镇的形态特征第72-99页
   ·德格县更庆镇的形成与演变第73-79页
     ·明至清改土归流前土司统治时期第73-76页
     ·改土归流之后到民国末期第76-78页
     ·解放后社会主义时期第78-79页
   ·德格县更庆镇的选址特征第79-82页
     ·水源安全稳定第80页
     ·农牧用地充裕第80-81页
     ·防御形势良好第81-82页
     ·局部气候适宜第82页
     ·满足精神需求第82页
   ·德格县更庆镇空间形态的区域性差异第82-88页
     ·区域性差异的形成第82-83页
     ·传统藏族聚落第83-85页
     ·新城区第85-88页
   ·德格县更庆镇藏族传统聚落的空间意象第88-96页
     ·路径第88-91页
     ·边界第91-92页
     ·节点第92-93页
     ·标志第93-94页
     ·区域第94-96页
   ·德格县更庆镇藏族传统聚落的公共建筑第96-99页
     ·德格印经院第96-98页
     ·汤甲经堂第98-99页
第5章 德格县更庆镇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城镇发展第99-106页
   ·更庆镇传统聚落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00-102页
     ·城镇保护观念淡薄第100页
     ·城镇基础设施滞后第100-101页
     ·城市化严重第101-102页
   ·更庆镇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治理第102-104页
     ·保护原则第102-103页
     ·治理措施第103-104页
   ·更庆镇的发展方向第104-106页
结论第106-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原型桩基的钢管桩压—弯—剪荷载下受力特性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传统庭院景观在当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