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部分缩略语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3-41页 |
| 第一章 马立克氏病概述 | 第13-23页 |
| 1 病原 | 第13-14页 |
| 2 流行病学 | 第14-15页 |
| 3 发病机理 | 第15-16页 |
| ·病毒早期溶细胞性感染期 | 第15页 |
| ·潜伏感染期 | 第15-16页 |
| ·转化和肿瘤形成 | 第16页 |
| ·免疫抑制 | 第16页 |
| 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6-17页 |
| ·内脏型 | 第17页 |
| ·神经型 | 第17页 |
| ·眼型 | 第17页 |
| ·皮肤型 | 第17页 |
| 5 马立克致瘤相关基因 | 第17-18页 |
| 6 诊断 | 第18页 |
| 7 防控 | 第18-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错配修复基因概述 | 第23-33页 |
| 1 错配修复基因 | 第23-27页 |
| 2 错配修复基因与肿瘤 | 第27-28页 |
| 3 错配修复基因甲基化与肿瘤 | 第28-29页 |
| 4 错配修复基因与微卫星不稳定性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微卫星概述 | 第33-41页 |
| 1 微卫星 | 第33-35页 |
| ·微卫星的主要特征 | 第33-34页 |
| ·微卫星的生理功能 | 第34页 |
| ·微卫星异常 | 第34-35页 |
| 2 微卫星不稳定性 | 第35-38页 |
| ·微卫星不稳定性发生机制 | 第35页 |
| ·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 | 第35-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 下篇 试验研究 | 第41-71页 |
| 第四章 MD肿瘤中错配修复基因PMS1新微卫星位点不稳定性研究 | 第41-57页 |
| 摘要 | 第41-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 ·试验材料 | 第42-43页 |
| ·试验方法 | 第43-46页 |
| 2 结果 | 第46-51页 |
| ·SPF鸡基因组中PMS1微卫星标记扩增及测序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 ·肿瘤组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第48-50页 |
| ·1号鸡肌肉与心脏样本微卫星位点的测序结果Blast比较 | 第50页 |
| ·1号鸡正常肌肉组织与心脏肿瘤样本微卫星位点的测序峰图 | 第50-51页 |
| 3 讨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ABSTRACT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错配修复基因PMS1MRNA在雏鸡不同组织中表达研究 | 第57-71页 |
| 摘要 | 第57-5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3页 |
| ·试验材料 | 第58-59页 |
| ·样品采集 | 第59-60页 |
| ·RT-PCR | 第60-62页 |
| ·实时焚光定量PCR | 第62-63页 |
| 2 结果 | 第63-67页 |
| ·组织总RNA的鉴定 | 第63页 |
| ·不同组织中PMS1mRNA RT-PCR扩增产物鉴定及序列分析 | 第63-65页 |
| ·21日龄鸡白色来杭鸡不同组织中PMSlmRNA的相对含量水平 | 第65页 |
| ·PMS1 mRNA在21日龄白色来杭鸡不同组织中表达量的变化 | 第65-66页 |
| ·MD肿瘤组织中PMS1 mRNA的表达情况 | 第66-67页 |
| 3 讨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ABSTRACT | 第70-71页 |
| 全文总结 | 第71-73页 |
| 创新之处 | 第73-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77页 |
| 附录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