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研究现状与论文选题 | 第15-23页 |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5-20页 |
2. 论文选题与构架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叙事视角理论 | 第23-38页 |
1. 叙事视角研究的发展 | 第23-33页 |
·近代小说理论:“镜子说” | 第23-25页 |
·叙事视角研究的历史发展与分类 | 第25-33页 |
2. 热奈特的叙事视角理论 | 第33-38页 |
·叙述声音与感知眼光 | 第33-36页 |
·聚焦类型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格纳奇诺小说中叙事视角的变化和内聚焦视域下的异化世界 | 第38-96页 |
1. 转型前后叙事视角的变化 | 第38-50页 |
·叙事视角转变 | 第38-41页 |
·叙事人称变化 | 第41-44页 |
·内聚焦之于作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构架 | 第44-50页 |
·作家的创作意图 | 第44-47页 |
·放射形的蛛网结构 | 第47-50页 |
2. 内聚焦视域下的异化世界 | 第50-96页 |
·异化的家庭 | 第53-71页 |
·个性扭曲的父母 | 第53-65页 |
·自我封闭的父母 | 第54-60页 |
·重负之下的父母 | 第60-63页 |
·卡夫卡式的家庭 | 第63-65页 |
·疏离的亲人 | 第65-67页 |
·逃离的孩童 | 第67-71页 |
·异化的两性关系 | 第71-78页 |
·家庭的束缚 | 第72-75页 |
·灵与肉的失衡 | 第75-78页 |
·异化的职场﹑人际关系 | 第78-83页 |
·被利用的棋子 | 第79-81页 |
·冷漠的陌生人 | 第81-82页 |
·充满敌意的竞争对手 | 第82-83页 |
·异化的自我 | 第83-96页 |
·恐慌感 | 第83-87页 |
·荒诞感 | 第87-90页 |
·对死亡的恐惧 | 第90-96页 |
·生命的终结 | 第90-93页 |
·社会关系的死亡 | 第93-96页 |
第四章 漫步﹑观察与反思 | 第96-125页 |
1. 都市漫步者 | 第97-101页 |
2. 都市与都市人 | 第101-111页 |
·颓败的都市 | 第101-104页 |
·异化的都市人 | 第104-108页 |
·偏执狂 | 第104-105页 |
·残疾人 | 第105-106页 |
·无家可归者 | 第106-108页 |
·都市中的动物 | 第108-111页 |
·长着翅膀的蚂蚁 | 第108-109页 |
·失去翅膀的鹦鹉 | 第109-110页 |
·发泄性欲的鸽子 | 第110-111页 |
3. 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 第111-122页 |
·工作制服 | 第112-115页 |
·异化消费 | 第115-122页 |
·恋物症 | 第115-117页 |
·大众文化 | 第117-122页 |
4. 生存之路 | 第122-12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125-127页 |
缩略语说明 | 第127-128页 |
威廉·格纳齐诺作品年表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