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水力压裂裂缝监测的井地电阻率法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井地电阻率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井地电阻率法裂缝监测的理论研究 | 第15-28页 |
| ·井地电阻率法裂缝监测原理 | 第15-23页 |
| ·三维井地电阻率法正演计算 | 第16-21页 |
| ·地下任意线电流源产生的电位 | 第16-18页 |
| ·三维井地电阻率法有限差分法理论 | 第18-20页 |
| ·边界条件 | 第20-21页 |
| ·井地电阻率法裂缝监测方式 | 第21-23页 |
| ·电位法监测方式 | 第21页 |
| ·电位梯度法监测方式 | 第21-22页 |
| ·两种监测方式地表观测结果对比 | 第22-23页 |
| ·裂缝方位推断的理论 | 第23页 |
| ·影响裂缝监测结果的因素分析 | 第23-26页 |
| ·储层电阻率对水力压裂裂缝监测结果的影响 | 第23-25页 |
| ·观测点位置偏离对水力压裂裂缝监测结果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地表漏电流对水力压裂裂缝监测结果的影响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3章 井地电阻率法裂缝监测数据处理及成像技术 | 第28-37页 |
| ·井地电阻率法裂缝监测数据的数据处理技术 | 第28-35页 |
| ·井地电阻率法裂缝监测信号的消噪策略 | 第28-33页 |
| ·井地电阻率法裂缝监测数据的漂移校正技术 | 第28-30页 |
| ·井地电阻率法裂缝监测数据的滤波技术 | 第30-32页 |
| ·井地电阻率法裂缝监测数据的叠加技术 | 第32-33页 |
| ·地形校正技术 | 第33-35页 |
| ·裂缝方位成像技术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编码信号在井地电阻率法中的应用研究 | 第37-48页 |
| ·编码序列的产生及相关法检测原理 | 第37-41页 |
| ·编码序列的产生 | 第37-38页 |
| ·编码信号的相关函数与功率谱 | 第38-40页 |
| ·M 序列编码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 | 第38-39页 |
| ·逆 M 序列编码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 | 第39-40页 |
| ·相关法检测原理 | 第40-41页 |
| ·编码信号相关检测的干扰压制及参数选择 | 第41-46页 |
| ·干扰压制分析 | 第41-44页 |
| ·M 序列编码信号相关检测的干扰压制分析 | 第41-43页 |
| ·逆 M 序列编码信号相关检测的干扰压制分析 | 第43-44页 |
| ·参数选择原则 | 第44-45页 |
| ·M 序列编码的参数选择 | 第44-45页 |
| ·逆 M 序列编码的参数选择 | 第45页 |
| ·编码信号干扰压制能力仿真 | 第45-46页 |
| ·干扰压制能力的对比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5章 井地电阻率法裂缝监测的应用实例 | 第48-53页 |
| ·水槽实验 | 第48-50页 |
| ·仪器简介及油田野外实验概况 | 第50-51页 |
| ·油田裂缝监测实验实例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53-55页 |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3页 |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