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1页 |
第1章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 | 第11-23页 |
·马克思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1-16页 |
·马克思土地产权权能的理论 | 第11-13页 |
·马克思土地产权权能结合与分离理论 | 第13页 |
·马克思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理论 | 第13-14页 |
·马克思土地习俗制度的理论 | 第14-16页 |
·马克思社会主义土地公有产权制度理论 | 第16页 |
·新制度经济学派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效用理论 | 第16-19页 |
·科斯的有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理论 | 第17-18页 |
·诺斯的无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理论 | 第18-19页 |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观点 | 第19-23页 |
·国有论:农村土地国有化观点 | 第19-20页 |
·改革论:农村土地私有化观点 | 第20-21页 |
·改良论: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观点 | 第21-23页 |
第2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23-34页 |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革 | 第23-29页 |
·土地改革时期的农地产权制度 | 第23-25页 |
·农村合作化时期的农地产权制度 | 第25-26页 |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地产权制度 | 第26-27页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地产权制度 | 第27-29页 |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效率 | 第29-32页 |
·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时期的效率分析 | 第29-30页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效率分析 | 第30-32页 |
·农村土地产权流转的国内和国际环境 | 第32-34页 |
·农村土地流转的国内环境 | 第32页 |
·农村土地流转的国际环境 | 第32-34页 |
第3章 中国目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34-44页 |
·中国目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模糊及其主体缺位 | 第34-36页 |
·农村土地经营权缺乏分割性和转让性 | 第36-37页 |
·农村土地非正式产权制度重视不够 | 第37-38页 |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8-44页 |
·政府行为不规范使土地所有权受到侵害 | 第38-39页 |
·政府的土地征用制度弱化了农村土地权能 | 第39-41页 |
·政府对土地用途的管制实行双重标准 | 第41-42页 |
·农民法律维权意识淡薄为基层政府获利创造了空间 | 第42-44页 |
第4章 完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对策 | 第44-53页 |
·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第44-48页 |
·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及其主体 | 第44-45页 |
·重构农村土地经营权 | 第45-47页 |
·重视农地非正式产权制度的安排 | 第47-48页 |
·加快政府在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中的职能转变 | 第48-53页 |
·规范政府对农地的征用和补偿制度 | 第48-50页 |
·政府引导农民探索多种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实现形式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后记和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