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新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导论第10-2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核心概念及理论工具第11-17页
     ·核心概念第11-15页
     ·主要理论工具第15-17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第17-21页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第17-19页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第19-21页
   ·研究方案第21-24页
     ·研究内容及脉络第21-22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23-24页
2 新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性第24-35页
   ·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性第24-28页
     ·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服务存在的差距第24-25页
     ·城乡之间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第25-27页
     ·城乡之间基本社会保障的差距第27页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第27-28页
   ·农村各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性第28-30页
     ·农村各个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差距第28-29页
     ·农村各个地区农民享用公共服务层次的差距第29-30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性第30-34页
     ·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总量不足且结构失衡第30-32页
     ·公共服务供给与村民选择偏好的失衡性第32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投入与产出的不均衡第32-34页
   ·小结:不平衡性归根到底表现为公平问题和效率问题第34-35页
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原因第35-50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历史原因第35-40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历史回顾第35-38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历史原因第38-40页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城乡不平衡的原因第40-46页
     ·公共服务城乡不均衡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0-43页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失衡格局形成的原因分析第43-46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区域不平衡性的原因第46-47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性的原因第47-50页
     ·供给方: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滞后第47-49页
     ·需求方:表达不畅与“搭便车”第49-50页
4 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失衡性问题的价值诉求与历史机缘第50-56页
   ·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失衡性问题的价值诉求:公平第50-51页
   ·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失衡性的历史机缘第51-56页
     ·多重性变奏第51-52页
     ·国际新公共服务热潮第52-53页
     ·国内“服务型政府”构建第53-54页
     ·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提升提供物质保障第54页
     ·新变量:农村信息化的影响第54-56页
5 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的对策建议第56-67页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均衡供给的制度创新第56-60页
     ·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第56-58页
     ·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立法第58-59页
     ·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产权制度第59页
     ·建构政府、社会与市场有效互动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第59-60页
   ·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行政管理体制第60-63页
     ·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步伐第60-61页
     ·明确制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国家标准第61-62页
     ·畅通农民表达渠道,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决策参与机制第62-63页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第63页
   ·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第63-65页
     ·构建财权与公共服务职责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第63-64页
     ·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第64-65页
   ·以“他山之石”攻农村公共服务之“玉”第65-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后记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富人治村”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C镇为例
下一篇:《姜炎黑陶》导演阐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