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PK模型的铜、锌联合毒性健康风险评价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8-32页 |
| ·联合毒性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 ·联合毒性作用类型 | 第18-19页 |
| ·联合毒性作用的判定方法 | 第19-22页 |
| ·重金属联合毒性研究 | 第22-24页 |
| ·重金属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 ·国外研究 | 第24-25页 |
| ·国内研究 | 第25-27页 |
| ·发展趋势 | 第27页 |
| ·混合物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 ·国外研究 | 第27-28页 |
| ·国内研究 | 第28-29页 |
| ·PBPK模型在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第29-32页 |
| ·PBPK模型的特点 | 第29-30页 |
| ·PBPK模型在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铜、锌联合毒性的研究 | 第32-45页 |
| ·联合毒性在风险评价中的作用 | 第32页 |
| ·验证实验 | 第32-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8页 |
| ·实验结果 | 第38-43页 |
| ·人体毒性研究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PBPK模型的构建 | 第45-54页 |
| ·PBPK模型 | 第45-46页 |
| ·模型组成 | 第45-46页 |
| ·软件实现 | 第46页 |
| ·PBPK模型构建 | 第46-54页 |
| ·模型结构 | 第47-48页 |
| ·模型公式 | 第48-49页 |
| ·模型参数 | 第49-51页 |
| ·模拟结果 | 第51-52页 |
| ·结果验证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基于PBPK模型的健康风险评价 | 第54-62页 |
| ·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54-55页 |
| ·危害识别 | 第55页 |
| ·暴露评价 | 第55-57页 |
| ·剂量-效应评价 | 第57-60页 |
| ·剂量-效应关系 | 第57-58页 |
| ·剂量-效应评价的方法 | 第58-60页 |
| ·风险表征 | 第60-61页 |
| ·风险表征的内容 | 第60页 |
| ·铜、锌联合作用健康风险表征 | 第60-61页 |
| ·风险管理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实例分析 | 第62-70页 |
| ·案例背景 | 第62-63页 |
| ·危害识别 | 第63页 |
| ·暴露评价 | 第63-65页 |
| ·采样及检测 | 第63-64页 |
| ·人群暴露调查 | 第64-65页 |
| ·暴露剂量评价 | 第65页 |
| ·剂量-效应评估 | 第65-67页 |
| ·风险表征 | 第67-69页 |
| ·安全浓度下的内剂量的计算 | 第67-68页 |
| ·危害指数的计算 | 第68-69页 |
| ·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及风险管理建议 | 第69-7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 硕士期间取得成果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