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硫化氢的来源、危害 | 第10页 |
·硫化氢的治理措施及控制技术 | 第10-12页 |
·光催化技术 | 第12-16页 |
·光催化技术原理 | 第13页 |
·光催化改性研究 | 第13-15页 |
·光催化负载 | 第15页 |
·ACF/TiO_2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光催化技术脱硫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改性负载 TiO_2/ACF 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19-33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9-20页 |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19-20页 |
·复合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活性炭纤维的活化 | 第20-21页 |
·浸渍-提拉法制备 TiO_2/ACF | 第21-22页 |
·溶胶-凝胶制备改性 Fe/TiO_2 | 第22-23页 |
·改性 Fe / Ce/TiO_2/ACF 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24页 |
·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24页 |
·晶型 | 第24页 |
·粒径大小 | 第24页 |
·比表面积 | 第24页 |
·镀膜厚度 | 第24页 |
·TiO_2/ACF 复合材料及其改性材料的表征 | 第24-31页 |
·BET 比表面积测定 | 第24-25页 |
·SEM 形貌表征 | 第25-26页 |
·XRD 晶型表征 | 第26-28页 |
·TG/DTA 分析 | 第28-30页 |
·UV-Vis 分析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TiO_2/ACF 负载型光催化剂的优选 | 第33-44页 |
·复合光催化剂的光降解性能评价 | 第34页 |
·实验流程及步骤 | 第34-35页 |
·光催化有无光照基础实验 | 第35-38页 |
·空白 ACF 有无光照基础实验 | 第36页 |
·浸渍-提拉法 TiO_2/ACF 有无光照基础实验 | 第36-37页 |
·溶胶-凝胶法 Fe/TiO_2/ACF 有无光照基础实验 | 第37-38页 |
·溶胶-凝胶法 Fe/Ce//TiO_2/ACF 有无光照基础实验 | 第38页 |
·浸渍-提拉法不同负载量对光催化的影响 | 第38-39页 |
·溶胶-凝胶法改性离子掺杂浓度对光催化的影响 | 第39-41页 |
·不同 Fe 离子掺杂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 Fe/Ce 离子掺杂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催化剂不同煅烧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溶胶-凝胶法改性 TiO_2/ACF 净化 H_2S | 第44-52页 |
·TiO_2/ACF 负载型光催化剂净化 H_2S 的影响因素 | 第44-45页 |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气量的影响 | 第45页 |
·实验体系 | 第45页 |
·硫化氢初始浓度对光催化的影响 | 第45-46页 |
·流量对硫化氢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装填量对硫化氢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负载型光催化剂净化硫化氢的工艺组合 | 第48-50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49页 |
·正交实验的结果及其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改性负载 TiO_2/ACF 光催化净化 H_2S 气体的反应产物及机理分析 | 第52-59页 |
·反应产物分析 | 第52-56页 |
·X 射线能谱(EDS)分析 | 第52-54页 |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54-56页 |
·硫化氢光催化反应机理探讨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