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静电纺丝技术 | 第8-11页 |
·静电纺丝原理 | 第8页 |
·影响静电纺丝效果的主要因素 | 第8-10页 |
·静电纺丝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静电纺纤维的应用 | 第11页 |
·海藻酸钠 | 第11-14页 |
·海藻酸钠的结构与性质 | 第11-12页 |
·海藻酸钠的来源及提取方法 | 第12-13页 |
·海藻纤维的制备及纤维性能 | 第13-14页 |
·海藻纤维的应用 | 第14页 |
·静电纺海藻纤维 | 第14-16页 |
·静电纺海藻纤维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静电纺海藻纤维的应用前景 | 第16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2 实验原料、设备与方法 | 第18-23页 |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18-20页 |
·实验原料 | 第18页 |
·实验设备 | 第18-20页 |
·测试方法与表征 | 第20-21页 |
·表面张力分析 | 第20页 |
·电导率测试分析 | 第20-21页 |
·生物显微镜分析 | 第21页 |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分析 | 第21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21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3 纺丝液体系的选择 | 第23-35页 |
·纺丝液体系的选择 | 第23-31页 |
·纯海藻酸钠(SA)/去离子水体系 | 第23页 |
·海藻酸钠(SA)/丙三醇 /去离子水体系 | 第23-24页 |
·海藻酸钠(SA)/聚氧化乙烯(PEO)/去离子水体系 | 第24-25页 |
·海藻酸钠(SA)/聚氧化乙烯(PEO)/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体系 | 第25-26页 |
·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去离子水体系 | 第26-31页 |
·纳米银的制备 | 第31-32页 |
·银加入方式的选择 | 第31页 |
·银溶胶的制备及粒径分析 | 第31-32页 |
·含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溶液的配制及性质 | 第32-34页 |
·含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溶液的配制 | 第32页 |
·含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溶液的性质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电纺含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纤维的工艺研究 | 第35-53页 |
·静电纺丝工艺参数范围的选取依据与试验方案 | 第35-37页 |
·静电纺工艺参数范围的选取依据 | 第35-36页 |
·试验方案 | 第36-37页 |
·静电纺工艺参数对纤维的影响 | 第37-50页 |
·SA/PVA 共混比例对纤维的影响 | 第37-40页 |
·含银量对纤维的影响 | 第40-43页 |
·纺丝电压对纤维的影响 | 第43-45页 |
·纺丝液流速对纤维的影响 | 第45-48页 |
·接收距离对纤维的影响 | 第48-50页 |
·静电纺工艺参数对纤维产量的影响 | 第50-52页 |
·纺丝电压对纤维产量的影响 | 第50页 |
·纺丝液流速对纤维产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接收距离对纤维产量的影响 | 第51页 |
·纺丝时间对纤维产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电纺含银海藻纤维毡性能测试 | 第53-62页 |
·扫描电镜表征与分析 | 第53-54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4-55页 |
·抗菌测试 | 第55-61页 |
·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 第55-56页 |
·本课题所选的抗菌测试方法 | 第56页 |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56-57页 |
·实验样品及菌种 | 第57页 |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置 | 第57-58页 |
·抗菌实验具体步骤 | 第58页 |
·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 第58-59页 |
·抗菌评价标准 | 第59页 |
·测试结果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论 | 第62-64页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62-63页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