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框架 | 第1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小结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小结 | 第13-14页 |
3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14-21页 |
·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低碳 | 第14页 |
·低碳经济 | 第14页 |
·低碳城市 | 第14-15页 |
·碳汇 | 第15页 |
·碳中和 | 第15-16页 |
·低碳园林 | 第16页 |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6-20页 |
·碳循环理论 | 第16-17页 |
·生态修复理论 | 第17-18页 |
·自然植被固碳理论 | 第18-20页 |
·城市园林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4 城市园林绿地的低碳效应 | 第21-24页 |
·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体现 | 第21-22页 |
·低碳理念在园林绿地软质景观中体现 | 第21页 |
·低碳理念在园林绿地硬质景观中体现 | 第21-22页 |
·城市园林绿地对城市低碳的作用 | 第22-23页 |
·城市园林绿地降低热岛效应 | 第22-23页 |
·城市园林绿地与农业用地相融 | 第23页 |
·城市园林绿地降低交通污染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5 建设低碳城市园林绿地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 第24-27页 |
·指导思想 | 第24-25页 |
·效法自然 | 第24页 |
·共生、循环 | 第24-25页 |
·减源增汇 | 第25页 |
·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低碳理念的量化原则 | 第25-26页 |
·延长园林生命周期原则 | 第26页 |
·3R原则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6 现状问题及对策应用 | 第27-37页 |
·现状问题 | 第27-29页 |
·人工气息浓厚,降低低碳效应 | 第27-28页 |
·追求精致观赏,违背碳平衡规律 | 第28页 |
·材料不合理使用,增加资源浪费 | 第28页 |
·景观盲目追风,降低使用年限 | 第28-29页 |
·不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 | 第29页 |
·低碳理念应用对策 | 第29-36页 |
·合理布局城市园林绿地 | 第29页 |
·尊重场地,自然做功 | 第29-30页 |
·降低碳排放 | 第30-34页 |
·合理使用造园材料 | 第30-32页 |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 | 第32页 |
·降低后期维护碳成本 | 第32-33页 |
·充分利用湿地系统净化污水 | 第33页 |
·雨水储蓄利用 | 第33-34页 |
·园林建筑小品减排 | 第34页 |
·增加植物固碳量 | 第34-35页 |
·营造森林 | 第34页 |
·合理配置植物 | 第34-35页 |
·增加绿量 | 第35页 |
·倡导低碳教育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7 案例研究 | 第37-46页 |
·净化减排——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 | 第37-43页 |
·项目概况 | 第37页 |
·低碳理念贯彻 | 第37-43页 |
·增强植被碳汇体系——南昌“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分析 | 第43-45页 |
·南昌市绿色低碳优势 | 第43页 |
·“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启动,构建城市碳汇体系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8 结语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页 |
·创新 | 第46-47页 |
·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