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 特殊侦查措施的必要性与风险性 | 第13-26页 |
(一) 特殊侦查措施的概念 | 第13-20页 |
1. 监听措施的立法现状 | 第15-18页 |
2. 诱惑侦查措施的立法现状 | 第18-20页 |
(二) 运用特殊侦查措施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三) 运用特殊侦查措施的风险和难题 | 第22-26页 |
1. 法理消极性 | 第22-25页 |
2. 实践难题 | 第25-26页 |
二、 《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 35 条的基本含义与存在的问题 | 第26-35页 |
(一) 第35 条规定的背景和基本含义 | 第26-29页 |
1. 第35 条规定的背景 | 第26-28页 |
2. 第35 条规定的基本含义 | 第28-29页 |
(二) 第35 条规定的进步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1. 第35 条规定的进步意义 | 第29-31页 |
2. 第35 条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三、 特殊侦查措施收集的证据材料的合理运用 | 第35-44页 |
(一) 完善特殊侦查措施的立法和法律解释 | 第35-38页 |
1. 明确“特殊侦查措施”的适用原则 | 第35-36页 |
2. 明确“特殊侦查措施”的适用程序 | 第36-38页 |
(二) 明确特殊侦查措施收集的证据材料的可采性 | 第38-40页 |
(三) 建立特殊侦查措施收集的证据材料的质证程序 | 第40-42页 |
(四) 对使用特殊侦查措施收集的证据材料的限制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