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pms3的克隆与广亲和基因S5的功能研究

缩略词表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pms3的克隆与功能分析第11-96页
 1. 文献综述第11-29页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第11-20页
   ·Long non-coding RNA的研究进展第20-26页
   ·植物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第26-28页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第28-29页
 2. 材料方法第29-39页
   ·水稻材料与田间种植第29页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与转化第29-33页
   ·转基因植株的DNA抽提,阳性检测与Southern blot拷贝数分析第33-34页
   ·育性考察方法第34页
   ·基因表达分析第34-37页
   ·DNA甲基化修饰的分析第37页
   ·细胞学观察与花药发育的PCD检测第37-38页
   ·Small RNA分析第38-39页
 3. 结果分析第39-86页
   ·pms3的定位第39-43页
   ·遗传转化实验确定候选基因位于定位区间第43-48页
   ·定位区间候选基因的确定第48-51页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第51-56页
   ·定位区间候选基因的遗传转化与功能分析第56-78页
   ·pms3调控花粉发育的分子路径研究第78-86页
 4. 讨论第86-96页
   ·控制光敏感核不育的分子作用模型探讨第86页
   ·关于pms3深入研究的设想第86-94页
   ·长链非编码RNA的的生物学功能第94页
   ·水稻光敏感雄性不育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应用前景第94-96页
第二章 水稻广亲和基因S5功能分析及作用机理研究第96-126页
 5. 文献综述第96-107页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机理的研究第96-101页
   ·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研究进展第101-102页
   ·蛋白质功能研究方法与技术第102-106页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06-107页
 6. 材料与方法第107-112页
   ·转化载体及菌株第107页
   ·载体构建及转化第107-108页
   ·体外表达目标蛋白与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测定第108-109页
   ·S5抗体的制备与特异性检测第109-110页
   ·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第110页
   ·天冬氨酸蛋白酶自我剪接分析第110页
   ·体内蛋白检测情况第110-111页
   ·双向电泳(2D SDS-PAGE)寻找S5的底物第111-112页
 7. 实验结果第112-123页
   ·S5蛋白结构分析与同源比对分析第112-114页
   ·S5i ORF的获得第114-115页
   ·S5的原核表达与纯化第115-116页
   ·S5抗体的制备与特异性检测第116-117页
   ·S5体外酶活性检测与自身剪接形成成熟蛋白的初步分析第117页
   ·籼、粳S5及缺失差异氨基酸后S5蛋白酶活性的定性比较分析第117-118页
   ·酵母双杂交验证S5是否形成二聚体第118-119页
   ·体内蛋白检测情况第119-120页
   ·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S5的底物第120-123页
 8. 讨论第123-126页
   ·S5蛋白酶活性的检测第123页
   ·籼-粳S5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第123-124页
   ·S5作用底物的寻找第124页
   ·双向电泳中总蛋白抽提方法的优化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附录第144-164页
 附录Ⅰ:本研究中所用引物第144-151页
 附录Ⅱ:部分试验的详细步骤第151-163页
 附录Ⅲ:作者简介第163-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SR标记的彩色马铃薯亲缘关系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下一篇:基于图的NAM表示及其上的显著性区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