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论文

江苏F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成效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7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7-9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7-8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14页
     ·建立新农保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9-10页
       ·必要性第9-10页
       ·可行性第10页
     ·新农保制度的模式选择第10-11页
     ·新农保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12页
     ·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研究第12-13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3-14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第13页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第13-14页
     ·文献简要评价第14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5页
   ·研究的总体思路第15页
   ·创新和不足第15-17页
第2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第17-24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7-18页
     ·社会养老第17页
     ·农村养老保险第17页
     ·老农保与新农保第17-18页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理论概述第18-20页
     ·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第18-19页
     ·公共品理论第19-20页
     ·制度变迁理论第20页
   ·新农保制度构建的一般分析第20-24页
     ·农保基金构建机制要符合本国国情第21页
     ·制度的执行离不开法律保障第21-22页
     ·突出政府的财政责任第22页
     ·政府要鼓励农民积极就业第22-23页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第23-24页
第3章 江苏省F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实践第24-33页
   ·F县农村社会养老的基本状况第24页
   ·F县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第24-26页
     ·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第24-25页
     ·农村集体制土地流转效应明显第25页
     ·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城乡差距明显第25-26页
   ·F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运行实践第26-30页
     ·成功的“G-C-F”三支柱模式第26-28页
     ·较为完善的管理服务流程第28-29页
     ·“BSI”第三方托管机构第29-30页
   ·F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社会保障立法欠缺第30-31页
     ·部分农民继续参保意愿弱第31页
     ·法律援助机制缺乏第31页
     ·配套保障设施不健全第31-32页
     ·征用耕地机制不够健全,农民养老资金筹集困难第32-33页
第4章 江苏省F县新农保运行的可持续发展第33-41页
   ·F县政府财政支持能力的分析第33-35页
     ·地方重点支出得到切实保障第34页
     ·生产服务型特征逐步淡化第34-35页
     ·社会服务型特征日渐凸显第35页
   ·F县新农保发展的灰色系统分析第35-41页
     ·灰色预测模型建模第36-38页
       ·建立灰色预测模型第36-37页
       ·检验灰色预测模型第37-38页
     ·F县新农保的发展趋势预测第38-41页
       ·建立新农保预测的GM(1,1)模型第38-39页
       ·GM(1,1)预测模型检验第39-40页
       ·新农保变动趋势预测第40-41页
第5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第41-46页
   ·主要结论第41-42页
   ·构建“新农保”长效机制的政策启示第42-46页
     ·健全农民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第42-43页
     ·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强化农民参保意愿第43页
     ·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积极为农民养老建立法律援助机制第43-44页
     ·完善政府职能,强化配套保障,加强农村社会保险投入第44页
     ·完善耕地征用机制.鼓励农民非农就业,拓宽养老金筹集渠道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低碳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淮安市农村养老保险保值增值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