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快乐感的城市滨水景区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言 | 第12-16页 |
·水与城市 | 第12页 |
·滨水景区发展与问题 | 第12-13页 |
·研究问题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第2章 快乐感分析 | 第16-20页 |
·快乐感定义 | 第16页 |
·快乐感理论简述 | 第16-17页 |
·快乐感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快乐感引入城市滨水景区浅析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国内外城市滨水景区概念和理论 | 第20-26页 |
·滨水景区定义 | 第20页 |
·滨水景区分类 | 第20-21页 |
·滨水景区简述 | 第21-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第4章 有快乐感的滨水景区案例分析 | 第26-50页 |
·杭州西湖景区 | 第26-32页 |
·空间特色 | 第26-28页 |
·历史文脉 | 第28-29页 |
·区位、交通及复合型空间 | 第29-32页 |
·西湖的快乐感——公共性与共享性 | 第32页 |
·南京秦淮河景区 | 第32-40页 |
·特色经济 | 第33-34页 |
·历史文脉 | 第34-36页 |
·可持续性与参与性 | 第36-39页 |
·秦淮河的快乐感——源于“水”的魅力保护 | 第39-40页 |
·长沙湘江风光带 | 第40-47页 |
·走向时尚与现代 | 第41-42页 |
·历史文脉 | 第42-47页 |
·湘江风光带的快乐感——记忆与梦幻的结合 | 第47页 |
·三个景区比较分析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用快乐感指导城市滨水景区规划与设计 | 第50-59页 |
·把握滨水景区快乐感特点 | 第50-53页 |
·保持滨水景区空间优势 | 第50-51页 |
·增强滨水景区参与性 | 第51-52页 |
·发挥滨水景区区位、交通优势 | 第52-53页 |
·发掘滨水景区快乐感途径 | 第53-56页 |
·发展空间复合型滨水景区 | 第53-54页 |
·发展特色经济 | 第54-55页 |
·改善滨水景区可持续性 | 第55-56页 |
·升华滨水景区快乐感层次 | 第56-58页 |
·以滨水景区文脉为基础 | 第56-58页 |
·走向时尚与现代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及竞赛获奖情况 | 第65-66页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