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环氧丙烷概述 | 第12页 |
·环氧丙烷的性质 | 第12页 |
·环氧丙烷的用途 | 第12页 |
·环氧丙烷的工业生产技术 | 第12-14页 |
·氯醇法 | 第12页 |
·共氧化法 | 第12-13页 |
·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HPPO法) | 第13-14页 |
·国内外环氧丙烷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TS-1分子筛催化体系 | 第14-15页 |
·以分子氧(O_2)作为氧化剂体系 | 第15-17页 |
·其他最新研究技术 | 第17页 |
·金属卟啉仿生催化 | 第17-22页 |
·金属卟啉概述 | 第17-18页 |
·细胞色素P-450 | 第18页 |
·金属卟啉的种类 | 第18-20页 |
·仿生催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环氧丙烷市场分析 | 第22-25页 |
·环氧丙烷的生产情况 | 第22-24页 |
·环氧丙烷的消费情况 | 第24-25页 |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6-36页 |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6页 |
·实验原料及其性质 | 第26-28页 |
·实验原料 | 第26-27页 |
·主要原料性质 | 第27-28页 |
·实验装置 | 第28页 |
·实验步骤 | 第28-29页 |
·金属卟啉溶液的准备 | 第28-29页 |
·丙烯环氧化反应操作步骤 | 第29页 |
·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 | 第29-34页 |
·定性分析 | 第30页 |
·分析条件 | 第30-31页 |
·定量分析 | 第31-34页 |
·数据处理 | 第34-36页 |
·环氧丙烷的收率Y_(PO)及选择性S_(PO) | 第34-35页 |
·甲酸丙酯的收率Y_(Ester)和选择性S_(Ester) | 第35页 |
·丙烯的转化率C_(Pro)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催化体系的优选 | 第36-49页 |
·催化剂——金属卟啉对体系的影响 | 第36-38页 |
·助催化剂对体系的影响 | 第38-40页 |
·溶剂对体系的影响 | 第40-44页 |
·常规溶剂的筛选 | 第40-43页 |
·新型溶剂——离子液体 | 第43-44页 |
·共还原剂对体系的影响 | 第44-47页 |
·碱性物质对体系的影响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仿生催化体系的工艺优化 | 第49-67页 |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49-51页 |
·助催化剂浓度的影响 | 第51-53页 |
·丙烯用量的影响——保持烯:醛=2:1 | 第53-55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反应压力的影响 | 第56-58页 |
·共还原剂浓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电机搅拌的影响 | 第60-63页 |
·搅拌速率 | 第60-62页 |
·搅拌桨对反应的影响 | 第62-63页 |
·升温速率的影响 | 第63-65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反应机理分析 | 第67-73页 |
·本体系的反应机理 | 第67-72页 |
·实验验证 | 第67-68页 |
·热力学角度验证 | 第68-71页 |
·生产工艺分析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73-75页 |
·仿生体系优化总结 | 第73页 |
·仿生体系工艺优化总结 | 第73页 |
·反应机理总结 | 第73页 |
·后续研究建议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