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7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8-31页 |
·贸易政策的两种表现形式 | 第18-21页 |
·自由贸易理论 | 第18-19页 |
·贸易保护理论 | 第19-21页 |
·贸易救济措施的性质 | 第21-23页 |
·贸易救济措施的分类 | 第23-31页 |
·反补贴 | 第23-24页 |
·反倾销 | 第24-25页 |
·保障措施 | 第25-27页 |
·贸易救济措施之间的比较 | 第27-31页 |
第3章 中美贸易救济措施现状和规则比较 | 第31-51页 |
·中美反补贴现状与规则比较 | 第31-37页 |
·中美反补贴现状比较 | 第31-33页 |
·实体规则比较 | 第33-35页 |
·程序规则比较 | 第35-37页 |
·中美反倾销现状与规则比较 | 第37-45页 |
·中美反倾销现状比较 | 第37-39页 |
·实体规则比较 | 第39-42页 |
·程序规则比较 | 第42-45页 |
·中美保障措施现状与规则比较 | 第45-49页 |
·中美保障措施现状比较 | 第45-47页 |
·实体规则比较 | 第47-49页 |
·程序规则比较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中美贸易救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51-58页 |
·美国贸易救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51-55页 |
·趋势图分析 | 第51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51-52页 |
·协整检验 | 第52-53页 |
·回归分析 | 第53-54页 |
·方差分解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中国贸易救济效应实证分析 | 第55-58页 |
·趋势图分析 | 第55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55-56页 |
·协整检验 | 第56页 |
·回归分析 | 第56-57页 |
·方差分解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贸易救济措施的政策建议 | 第58-64页 |
·我国贸易救济措施存在的不足 | 第58-60页 |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落后 | 第58-59页 |
·调查机构的分工设置不尽合理 | 第59页 |
·对进出口贸易的管制较为宽松,贸易救济理念尚未建立 | 第59页 |
·贸易救济导向不明确,导致救济效应较低 | 第59-60页 |
·美国贸易救济措施对我国的借鉴 | 第60-61页 |
·立法全面,贸易救济体系成熟 | 第60页 |
·调查机构设置合理 | 第60页 |
·明确的贸易救济导向 | 第60-61页 |
·完善我国贸易救济措施的政策建议 | 第61-64页 |
·完善国内立法和机构设置 | 第61页 |
·充分利用救济措施,发挥贸易救济效应 | 第61-62页 |
·选择合适的保护产业 | 第62页 |
·选择配套的政策措施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