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网络传销的出现及网络传销犯罪的定义 | 第11-13页 |
等一节 利用互联网传销的出现 | 第11-12页 |
一、 互联网的发展 | 第11页 |
二、 互联网与传销行为的关系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网络传销犯罪的定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网络传销犯罪的模式、特点及与传统传销犯罪关系 | 第13-19页 |
第一节 利用互联网传销的模式 | 第14-15页 |
一、 传统传销的网络版模式 | 第14页 |
二、 网络信息传销模式 | 第14页 |
三、 新兴互联网传销模式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网络传销犯罪行为的特点 | 第15-18页 |
一、 隐蔽性高 | 第15-16页 |
二、 跨区域性强 | 第16页 |
三、 欺骗性强 | 第16页 |
四、 结算资金迅速 | 第16-17页 |
五、 发现、查处困难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网络传销犯罪与传统传销犯罪的联系 | 第18-19页 |
一、 两者的区别 | 第18页 |
二、 两者的联系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网络传销犯罪的立法思考 | 第19-27页 |
第一节 关于网络传销犯罪的国内立法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关于网络传销犯罪的国外立法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我国在打击网络传销犯罪方面的立法缺陷 | 第21-25页 |
一、 以“非法经营罪”规制网络传销犯罪行为的不足 | 第21-22页 |
二、 非法经营罪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存在冲突 | 第22-23页 |
三、 适用“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规制网络传销犯罪有待商榷之处 | 第23-25页 |
第四节 网络传销犯罪的立法完善对策 | 第25-27页 |
一、 建议增设“传销组织罪” | 第25-26页 |
二、 合理确定立案追诉标准 | 第26页 |
三、 健全网络信息技术监管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网络传销犯罪的立案管辖问题 | 第27-30页 |
第一节 网络传销犯罪管辖权的现存不足 | 第27-29页 |
一、 级别管辖的不足 | 第28页 |
二、 地域管辖的困惑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网络传销犯罪管辖权的完善 | 第29-30页 |
一、 以“居住地为主、犯罪地为辅,兼顾诉讼效率”的原则确定管辖权 | 第29页 |
二、 以网络服务器 IP 地址解决管辖权冲突 | 第29-30页 |
第五章 网络传销犯罪的侦查对策 | 第30-45页 |
第一节 网络传销犯罪的宏观侦查模式之重建 | 第30-37页 |
一、 网络传销犯罪查办现状及缺陷 | 第30-33页 |
二、 完善网络传销犯罪的侦查模式 | 第33-37页 |
第二节 网络传销犯罪侦查和取证的具体策略、方法 | 第37-45页 |
一、 网络传销犯罪侦查的基本策略 | 第37-38页 |
二、 网络传销犯罪侦查的具体方法 | 第38-40页 |
三、 网络传销犯罪取证的具体方法 | 第40-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