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温泉分布与成因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7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地热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地热利用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区域地热地质背景 | 第17-31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21页 |
·交通位置及经济状况 | 第17-18页 |
·气象水文 | 第18-19页 |
·地形地貌 | 第19-21页 |
·地层岩性 | 第21-23页 |
·地质构造 | 第23-26页 |
·地震 | 第26-27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31页 |
·地下水类型 | 第27-29页 |
·地下水运动规律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重庆温泉出露、分布及类型研究 | 第31-42页 |
·重庆温泉出露特征 | 第31-34页 |
·温泉出露与背斜的关系 | 第31-32页 |
·温泉出露与断裂的关系 | 第32-33页 |
·温泉出露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 第33-34页 |
·重庆温泉分布特征 | 第34-37页 |
·重庆温泉的类型 | 第37-42页 |
·温泉的一般分类 | 第37页 |
·重庆温泉的温度分类 | 第37-40页 |
·重庆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分类 | 第40-42页 |
第四章 重庆温泉成因机制研究 | 第42-63页 |
·温泉形成的一般机理 | 第42页 |
·重庆温泉形成条件 | 第42-48页 |
·热储构造特征 | 第42-45页 |
·地热水热源 | 第45页 |
·地热水的补、迳、排特征 | 第45-48页 |
·重庆温泉成因类型研究 | 第48-63页 |
·河流横切型 | 第48-49页 |
·河流横切型温泉实例分析——以统景温泉为例 | 第49-55页 |
·断裂型 | 第55页 |
·断裂型温泉实例分析——以石耶温泉为例 | 第55-58页 |
·其他类 | 第58-59页 |
·其他型温泉实例分析——以陈家湾温泉为例 | 第59-63页 |
第五章 重庆地热资源计算与评价 | 第63-72页 |
·地热资源的计算方法的选取 | 第63-66页 |
·热储法 | 第64-65页 |
·可利用地热资源量计算方法 | 第65页 |
·地热水可开采量计算方法 | 第65-66页 |
·地热资源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66-69页 |
·热田范围的圈定 | 第66-68页 |
·计算区划分 | 第68页 |
·热储层过水断面面积(A)和热储长度(d)选取 | 第68页 |
·热储岩石的孔隙裂隙率 | 第68-69页 |
·热储温度 | 第69页 |
·热储回收率 | 第69页 |
·地热资源计算 | 第69-70页 |
·地热资源评价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