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2 陆战复杂性及其研究方法 | 第15-21页 |
·复杂自适应系统 | 第15-16页 |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 | 第15页 |
·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特征及要素 | 第15-16页 |
·复杂自适应系统的主要特点 | 第16页 |
·陆战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 | 第16-17页 |
·基于多Agent系统的仿真技术 | 第17-19页 |
·Agent | 第17页 |
·多Agent系统 | 第17-18页 |
·基于MAS的仿真 | 第18-19页 |
·遗传算法 | 第19页 |
·分形理论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基于MAS的陆战模拟工具 | 第21-29页 |
·EINSTein的建模思想 | 第21-22页 |
·EINSTein建模的设计与实现 | 第22-25页 |
·总体设计 | 第22页 |
·个体设计及战斗描述 | 第22-24页 |
·参数设置 | 第24-25页 |
·EINSTein的仿真运行 | 第25页 |
·EINSTein基于分形维度量聚集、机动性方法 | 第25-26页 |
·EINSTein基于遗传算法的兵力优化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基于EINSTein的陆军一体化作战模型研究 | 第29-51页 |
·制敌机动 | 第29-34页 |
·研究背景 | 第29页 |
·研究想定与参数设置 | 第29-31页 |
·运行过程、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信息认知 | 第34-40页 |
·研究背景 | 第34-36页 |
·研究想定与参数设置 | 第36-38页 |
·运行过程、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自适应指挥控制 | 第40-44页 |
·研究背景 | 第40页 |
·研究想定与参数设置 | 第40-41页 |
·运行过程、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体系对抗 | 第44-50页 |
·研究背景 | 第44-45页 |
·研究想定与参数设置 | 第45-46页 |
·运行过程、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基于ENSTein的陆军热带山岳丛林地一体化作战模型 | 第51-69页 |
·陆军热带山岳丛林地一体化作战分析 | 第51-53页 |
·热带山岳丛林地地形特点对陆战行动的影响 | 第51-52页 |
·陆军热带山岳丛林地一体化作战的主要特点 | 第52-53页 |
·热带山岳丛林地攻防对抗基本想定 | 第53-54页 |
·热带山岳丛林地攻防对抗建模分析 | 第54-56页 |
·地形因素 | 第54-55页 |
·人员因素 | 第55页 |
·武器因素 | 第55页 |
·通信因素 | 第55-56页 |
·其它因素 | 第56页 |
·热带山岳丛林地攻防对抗模型 | 第56-66页 |
·模型一:强行突破轮番攻击模型 | 第56-59页 |
·模型二:重点突破连续突贯模型 | 第59-63页 |
·模型三:多点突破穿插迂回模型 | 第63-66页 |
·综合分析和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论文总结 | 第69-70页 |
·前景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