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4-32页 |
·材料 | 第14-18页 |
·植物材料及培养基 | 第14-16页 |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主要试剂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32页 |
·大豆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18页 |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及异黄酮含量的检测 | 第18-19页 |
·RNA的提取 | 第19-20页 |
·反转录PCR | 第20-22页 |
·PCR产物电泳分析 | 第22页 |
·PCR产物回收 | 第22-23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3-24页 |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 | 第24页 |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24-25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5-27页 |
·目的片段测序分析 | 第27页 |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7页 |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及转化子的鉴定 | 第27-29页 |
·转基因愈伤组织的制备 | 第29-30页 |
·转基因愈伤组织的鉴定 | 第30-32页 |
2. 结果 | 第32-43页 |
·大豆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32页 |
·大豆籽粒与愈伤组织中异黄酮含量比较 | 第32-35页 |
·IFS基因的克隆 | 第35页 |
·重组质粒的筛选和鉴定 | 第35-36页 |
·PCR鉴定结果 | 第35-36页 |
·酶切鉴定结果 | 第36页 |
·IFS基因序列分析 | 第36-40页 |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RI 101-IFS的构建 | 第40-41页 |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RI 101-IFS转化农杆菌LBA4404 | 第41-42页 |
·农杆菌介导转化大豆愈伤组织 | 第42-43页 |
·转基因大豆愈伤组织分子鉴定 | 第43页 |
3 讨论 | 第43-47页 |
4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综述 | 第53-70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附录A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