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狄金森诗歌汉译中的意义流变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狄金森诗歌在中国的译介第9-17页
 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初遇:狄金森与新月派第9-10页
 二、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正式登场:袁水拍视野中的狄金森第10-12页
 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冰火两重天”第12-15页
  1、诗人的想象:余光中与狄金森的契合第12-14页
  2、文学史的书写:董衡巽对狄金森的批判第14-15页
 四、20世纪80年代后的登堂入室第15-17页
第二章 狄金森诗歌汉译本的分析比较第17-34页
 一、各译本选诗范围、编排特点与影响第18-21页
 二、狄金森诗歌诸中译本翻译技法比较举隅第21-34页
  1、破折号的用法第21-24页
  2、节奏与韵律第24-28页
  3、遣词与造句第28-34页
第三章 狄金森汉译诗歌文本的意义流变第34-67页
 一、“多”与“一”:模糊意义的确定化第35-44页
 二、“词”与“物”:隐喻层面的萎缩第44-53页
 三、“诗”与“思”:宗教哲思层面的淡化第53-67页
第四章 有关狄金森诗歌汉译的深层思考第67-75页
 一、另一番风景:归化了的诗人狄金森第67-71页
 二、整一而驳杂的世界:我们如何走近狄金森第71-73页
 三、“改编”与“改编的改编”:狄金森原创性的彰显第73-75页
结语第75-77页
参考书目第77-82页
附:艾米莉·狄金森研究情况综述第82-87页
后记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爱丽丝的中国旅行--中国现代文学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接受
下一篇:从《国文月刊》看国文教育及其与新文学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