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31镁合金板件压力连接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压力连接技术简介 | 第10-14页 |
| ·压力连接的技术优势 | 第12-13页 |
| ·压力连接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 ·压力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轻质材料镁合金及其连接方法 | 第20-28页 |
| ·镁及镁合金概述 | 第20-22页 |
| ·镁合金的特性及应用 | 第22-26页 |
| ·镁合金的特性 | 第22-23页 |
| ·镁合金的应用范围 | 第23-26页 |
| ·镁合金的主要连接方法及特点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AZ31镁合金压力连接过程仿真分析 | 第28-46页 |
| ·AZ31镁合金材料模型建立 | 第28-35页 |
| ·常温下板材拉伸对比实验 | 第28-30页 |
| ·AZ31镁合金板件高温拉伸实验 | 第30-33页 |
| ·流动应力模型 | 第33-35页 |
| ·压力连接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5-42页 |
| ·ABAQUS软件特点和分析步骤 | 第35-36页 |
| ·CAE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 ·板料网格的划分及优化 | 第38-39页 |
| ·ALE网格自适应问题 | 第39-41页 |
| ·接触及边界条件设定 | 第41-42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基于仿真结果的模具参数的选择与优化 | 第46-64页 |
| ·影响连接点质量的因素分析 | 第46-48页 |
| ·连接点的失效形式 | 第46-47页 |
| ·连接点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47-48页 |
| ·模具参数选择理论基础 | 第48-53页 |
| ·体积计算法 | 第48-51页 |
| ·田口方法 | 第51-53页 |
| ·镁合金压力连接模具参数范围的确定 | 第53-59页 |
| ·连接点直径的选择 | 第54-55页 |
| ·凸模直径范围的确定 | 第55-57页 |
| ·凹模深度的确定 | 第57-59页 |
| ·不同模具参数组合的仿真及选配 | 第59-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镁合金压力连接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4-85页 |
| ·不同加热方法的研究 | 第64-68页 |
| ·外部加热法 | 第64-65页 |
| ·感应加热法 | 第65-66页 |
| ·电阻加热法 | 第66-67页 |
| ·传导加热法 | 第67-68页 |
| ·加热装置的设计 | 第68-71页 |
| ·PTC陶瓷片加热法的尝试 | 第68-69页 |
| ·凹模加热法 | 第69-71页 |
| ·温度对连接点质量影响的实验 | 第71-78页 |
| ·实验设备 | 第71-72页 |
| ·实验设计 | 第72-74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4-78页 |
| ·连接点强度实验 | 第78-81页 |
| ·连接点强度实验设计 | 第78-80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0-81页 |
| ·镁合金与其他金属的连接实验 | 第81-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附件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