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区域智能配用电方案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智能配用电方案分析 | 第12-21页 |
·智能配电基础技术支持系统 | 第12-15页 |
·智能电网下配用一体化分析 | 第15-17页 |
·典型智能配用电方案分析 | 第17-20页 |
·中新天津生态城示范工程 | 第17-18页 |
·意大利TELEGESTORE工程 | 第18-20页 |
·示范工程配用电方案分析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银川配电建设研究 | 第21-28页 |
·配电建设总体情况 | 第21-22页 |
·工程背景 | 第21页 |
·指导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配电建设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7页 |
·配网网架和设备改造研究 | 第22页 |
·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研究 | 第22-23页 |
·配电自动化子站和终端研究 | 第23-24页 |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建设研究 | 第24-26页 |
·配电自动化信息交互研究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基于用户特征的智能配用电方案设计 | 第28-39页 |
·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工业用户智能配用电方案设计 | 第29-38页 |
·试点方案 | 第29-30页 |
·推广方案 | 第30-32页 |
·成熟方案 | 第32-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基于用户特征的智能配用电方案应用 | 第39-49页 |
·银川工业园区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概述 | 第39页 |
·基础建设内容 | 第39-48页 |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智能用电互动服务系统 | 第39-42页 |
·能效管理 | 第42-43页 |
·用户需求响应 | 第43-44页 |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基于用户特征的智能配用电方案评价方法 | 第49-56页 |
·评价方法简介 | 第49页 |
·工业用户智能配用电方案过渡的评价方法 | 第49-55页 |
·工业试点方案向推广方案过渡评价方法 | 第49-52页 |
·工业推广方案向成熟方案过渡评价方法 | 第52-54页 |
·综合评价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