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以合同诈骗罪为视角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非法占有目的之涵义 | 第8-15页 |
第一节 界定非法占有目的之主流观点 | 第8-12页 |
一、 主要观点的各自立场 | 第8-10页 |
二、 主流观点的可取之处 | 第10-12页 |
第二节 非法占有目的与类似概念的甄别 | 第12-14页 |
一、 不等同民法上的非法占有 | 第12-13页 |
二、 不同于非法占为己有 | 第13页 |
三、 有别于非法占用 | 第13-14页 |
第三节 非法占有目的与犯罪故意的关联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非法占有目的之形式 | 第15-22页 |
第一节 无力履约型非法占有目的 | 第16-18页 |
一、 部分履约情形 | 第16-17页 |
二、 无力履约情形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逃避隐匿型非法占有目的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借鸡生蛋”型非法占有目的 | 第19-21页 |
一、 应按合同诈骗认定情形 | 第19-20页 |
二、 不宜以合同诈骗论处情形 | 第20-21页 |
第四节 “一女多嫁”型非法占有目的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非法占有目的之认定 | 第22-33页 |
第一节 刑事推定在认定中的适用依据 | 第23-27页 |
一、 有无履约能力 | 第23-24页 |
二、 有无履约行为 | 第24-25页 |
三、 有无欺诈手段 | 第25-26页 |
四、 如何处置财物 | 第26页 |
五、 有无承责表现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刑事推定在司法实务中的应用 | 第27-31页 |
一、 非法占有目的认定分歧 | 第28-30页 |
二、 刑事推定的实际运用 | 第30-31页 |
第三节 非法占有目的取证方法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非法占有目的之立法完善 | 第33-37页 |
第一节 非法占有目的现行立法的不足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立法完善的若干建议 | 第35-37页 |
一、 拟建构行为犯与目的犯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 第35页 |
二、 拟明确反映非法占有目的的其他方法范畴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