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1页 |
·从分子水平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应答的进展 | 第12-16页 |
·IBV的分子免疫学结构 | 第12-14页 |
·结构蛋白 | 第12-13页 |
·非结构蛋白 | 第13-14页 |
·固有免疫 | 第14页 |
·获得性免疫 | 第14-15页 |
·黏膜免疫 | 第15-16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16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第16-19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分类 | 第16-18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18-19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的选择 | 第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感染IBV后鸡气管黏膜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 第21-34页 |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病毒 | 第21页 |
·试验的动物 | 第21-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载体和感受态细胞 | 第2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6页 |
·动物实验 | 第22页 |
·样品采集 | 第22页 |
·气管黏膜组织总R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鉴定总RNA的完整性 | 第23页 |
·反转录 | 第23页 |
·选择候选内参基因并合成引物 | 第23页 |
·PCR扩增候选内参基因片段 | 第23-25页 |
·纯化回收候选内参基因片段 | 第25页 |
·连接纯化回收产物 | 第25页 |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 | 第25页 |
·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25页 |
·克隆片段的序列测定 | 第25页 |
·制备标准品 | 第25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5-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试验结果 | 第26-32页 |
·RNA的完整性 | 第26-27页 |
·PCR扩增候选内参基因片段 | 第27页 |
·测序结果 | 第27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扩增效率 | 第27-29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分析 | 第29-30页 |
·候选内参基因在鸡气管黏膜中的表达丰度 | 第30-31页 |
·内参基因稳定性比较 | 第31-3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IBV感染对鸡气管黏膜固有免疫相关基因MRNA转录的影响 | 第34-51页 |
·材料 | 第34-35页 |
·病毒 | 第34页 |
·试验动物 | 第34-35页 |
·主要试剂 | 第35页 |
·载体和感受态细胞 | 第3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38页 |
·动物实验 | 第35页 |
·样品采集 | 第35页 |
·气管黏膜组织总RNA的提取 | 第35页 |
·鉴定总RNA的完整性 | 第35页 |
·反转录 | 第35页 |
·选择目的基因并合成引物 | 第35-37页 |
·PCR扩增14个固有免疫相关基因片段 | 第37页 |
·纯化回收目的基因片段 | 第37页 |
·连接纯化回收产物 | 第37页 |
·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37页 |
·克隆片段的序列测定 | 第37页 |
·制备标准品 | 第37页 |
·实时荧光实时定量PCR | 第37-38页 |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试验结果 | 第38-49页 |
·RNA的完整性 | 第38页 |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第38-39页 |
·测序结果 | 第39页 |
·实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扩增效率 | 第39-44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分析 | 第44-47页 |
·鸡感染IBV(GX-YL5)后气管黏膜固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动态 | 第47-49页 |
·感染后不同时相固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第47-48页 |
·模式识别受体 | 第48页 |
·白介素细胞因子 | 第48页 |
·干扰素及其诱导因子 | 第48页 |
·趋化因子与免疫细胞运输因子 | 第48-49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