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民生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8-12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11页
     ·研究思路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1-12页
第2章 民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述第12-23页
   ·相关概念概述第12-15页
     ·民生第12-13页
     ·民生问题第13-14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14-1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第15-18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第15-17页
     ·列宁的民生思想第17-18页
   ·马克思主义与民生之间的本质联系第18-23页
     ·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逻辑起点第18-19页
     ·重视民生是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重要条件第19-20页
     ·解决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力量源泉第20-23页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第23-37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第23-27页
     ·把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与实现人民解放结合起来第23-24页
     ·把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与关心群众生活结合起来第24-25页
     ·把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与做好群众工作结合起来第25-27页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第27-33页
     ·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执政为民的理念相结合第27-28页
     ·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人民当家作主相结合第28-30页
     ·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第30-32页
     ·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相结合第32-33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忽视民生的深刻教训第33-37页
     ·忽视民生会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流于形式第33-34页
     ·忽视民生会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失去群众基础第34-35页
     ·忽视民生会危及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安全第35-37页
第4章 民生视域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思考第37-46页
   ·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理念第37-39页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第39-40页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第40-41页
   ·人民群众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力量第41-43页
   ·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是衡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根本标准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一篇:转型社会背景下的农村稳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