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取水、引水工程论文--输水建筑物论文

渡槽模型模态分析与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综述第11-14页
     ·结构模态识别的频域法第11-13页
     ·结构模态识别的时域法第13页
     ·结构模态识别的时频法第13-14页
   ·国内外土木工程结构模态测试、分析的现状第14-18页
     ·环境激励和激振器激励第14-16页
       ·环境激励第14-15页
       ·激振器激励第15-16页
     ·上部结构模态试验第16-17页
     ·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模态试验第17-18页
     ·模态合成研究进展第18页
   ·桩-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第18-21页
     ·离散模型法第19-20页
     ·数值方法第20-21页
     ·人工边界第21页
   ·本文研究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模态分析的数学模型及模态合成推导第23-40页
   ·引言第23页
   ·模态基本概念第23-24页
   ·模态分析的数学模型第24-28页
     ·多自由度比例阻尼振动系统数学模型第24-26页
     ·频响函数第26-28页
   ·模态合成方法的推导第28-33页
     ·组合系统的频响特性的分析第28-29页
     ·两部件系统振型合成推导第29-33页
   ·频域法模态参数识别原理第33-39页
     ·单模态识别方法第33-36页
     ·单输入多输出(SIMO)识别法第36-38页
     ·模态振型标准化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模态试验第40-52页
   ·引言第40页
   ·桩-土-槽墩模态试验第40-42页
     ·模态试验概况第41-42页
   ·实验模型建立第42-44页
   ·实验系统及实验装置第44-46页
   ·试验结果第46-51页
     ·桩与槽墩模态试验结果第46-49页
     ·合成后的试验结果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有限元分析第52-63页
   ·引言第52-54页
     ·ABAQUS 简介第52-53页
     ·桩-土相互作用简化计算第53页
     ·刘晶波-三维-集中黏-弹性边界第53-54页
   ·计算参数第54-55页
   ·计算模型第55页
   ·计算结果第55-59页
   ·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第59-62页
     ·频率的比较第59-60页
     ·振型的比较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2-73页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渡槽结构抗震计算的模型简化
下一篇:游艇外观设计与材料工艺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