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张高古寨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与课题提出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第9-11页 |
·国外现状研究水平 | 第9-10页 |
·国内现状研究水平 | 第10-11页 |
·研究的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页 |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张高寨风景资源评价 | 第14-37页 |
·区域概况 | 第14-18页 |
·地理区位 | 第14-15页 |
·自然环境 | 第15-18页 |
·社会风俗 | 第18页 |
·张高寨风景资源调查 | 第18-30页 |
·自然景源 | 第18-26页 |
·人文景源 | 第26-30页 |
·张高寨景源分类 | 第30-32页 |
·张高寨景源评分与分级 | 第32-36页 |
·评价标准 | 第32-34页 |
·分级标准 | 第34页 |
·分级结果 | 第34-36页 |
·评价结论 | 第36-37页 |
3 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第37-51页 |
·突出特色文化 | 第37-41页 |
·土家传统文化的融入 | 第37-41页 |
·古盐道文化的融入 | 第41页 |
·塑造典型景观 | 第41-46页 |
·滨水景观策略 | 第41-43页 |
·建筑景观策略 | 第43-44页 |
·田园景观策略 | 第44-46页 |
·融入外围环境 | 第46-51页 |
·景观规划结构 | 第46-49页 |
·游线组织 | 第49-51页 |
4 核心区设计 | 第51-66页 |
·场地解读 | 第51-53页 |
·设计范围 | 第51-52页 |
·外部交通 | 第52页 |
·格局分析 | 第52页 |
·可建设用地分析 | 第52-53页 |
·设计目的 | 第53页 |
·布局形态生成 | 第53-55页 |
·张高寨布局形态 | 第53页 |
·凉亭街布局形态 | 第53-54页 |
·大水井布局形态 | 第54-55页 |
·分区设计 | 第55-62页 |
·接待管理区 | 第56-57页 |
·风情体验区 | 第57-60页 |
·吊脚人家区 | 第60-62页 |
·核心区植物景观策略 | 第62-66页 |
·滨水空间 | 第62-63页 |
·居住空间 | 第63-64页 |
·背景林 | 第64-65页 |
·植物物种规划 | 第65-66页 |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第66页 |
5 结语 | 第66-68页 |
·论文所具特点 | 第66页 |
·存在不足与展望 | 第66-68页 |
·存在不足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附录 张高寨古村落及周边环境景源评分结果表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