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传记创作概况与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同代人眼中的萧红——“坚强与脆弱的矛盾体” | 第13-19页 | 
| ·骆宾基——最早的立传者 | 第13-16页 | 
| ·《萧红小传》的文学地位 | 第13-14页 | 
| ·“桃花潭水深千尺”般的友情 | 第14-16页 | 
| ·友人怀念作品中的萧红形象 | 第16-19页 | 
| 第三章 1980年代传记中的萧红——“革命战士” | 第19-23页 | 
| ·战争背景下的萧红 | 第19-20页 | 
| ·政治化的评述——革命战士形象 | 第20-23页 | 
| ·1980年代萧红传记的写作共识 | 第20页 | 
| ·肖凤等人的创作视角 | 第20-23页 | 
| 第四章 1990年代以来传记中的萧红——“多维立体化的女性” | 第23-39页 | 
| ·师生情与婚恋——“缺爱与追爱的萧红” | 第24-33页 | 
| ·萧红与鲁迅——“缺乏父爱的萧红” | 第25-29页 | 
| ·萧红与萧军——“追逐情爱的萧红” | 第29-33页 | 
| ·两萧亦喜亦忧的同居生活 | 第30-31页 | 
| ·两萧的分离 | 第31-33页 | 
| ·萧红传记中主体情感的介入——“被再创造的萧红” | 第33-39页 | 
| ·秋石笔下的“弱女子萧红” | 第35-36页 | 
| ·曹革成笔下“大女人萧红” | 第36-39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附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