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传播问题研究--以成都市城乡消费者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 ·选题背景及依据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研究假设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的创新 | 第15-17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 ·信息不对称 | 第17-18页 |
| ·信息不对称传播 | 第18页 |
| ·食品安全 | 第18页 |
| ·食品安全管理 | 第18-1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国外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国内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第3章 食品安全管理中信息不对称传播的表现与影响 | 第21-26页 |
| ·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22-23页 |
| ·生产者、销售者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23页 |
| ·政府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23-24页 |
| ·食品自身特征表现出的信息不对称 | 第24页 |
| ·食品安全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 第24-26页 |
| ·生产者与消费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柠檬市场 | 第24-25页 |
| ·政府监管部门与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 | 第25页 |
| ·政府监管部门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信任危机 | 第25-26页 |
| 第4章 食品安全管理中信息不对称传播的原因分析 | 第26-62页 |
| ·政府机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 | 第27-32页 |
| ·政府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功能优势 | 第27-28页 |
| ·政府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组织架构和传播机制 | 第28-30页 |
| ·政府食品安全信息传播问题导致信息不对称 | 第30-32页 |
| ·大众媒介食品安全信息传播 | 第32-37页 |
| ·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媒介生态 | 第33-35页 |
| ·大众媒介食品安全信息传播问题导致信息不对称 | 第35-37页 |
| ·非政府组织食品安全信息传播 | 第37-39页 |
| ·非政府组织与食品安全信息 | 第37-38页 |
| ·非政府组织食品安全信息传播问题导致信息不对称 | 第38-39页 |
| ·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传播 | 第39-62页 |
|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认知度的差异 | 第40-43页 |
| ·消费者自身因素导致信息不对称 | 第43-62页 |
| 第5章 解决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传播问题的路径探索 | 第62-67页 |
| ·完善政府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机制 | 第62-63页 |
| ·明确信息采集、分析、追溯、反馈与交流机制 | 第62页 |
| ·建立统一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标准 | 第62-63页 |
| ·构建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 | 第63页 |
|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处理机制 | 第63页 |
| ·发挥大众媒介信息传播与反馈作用 | 第63-65页 |
| ·建立媒体独立调查制度 | 第63-64页 |
| ·打造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专业媒体 | 第64页 |
| ·信息传播向分众传播发展 | 第64页 |
| ·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调查 | 第64-65页 |
|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信息沟通作用 | 第65页 |
| ·提高消费者信息获取能力 | 第65-67页 |
| ·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 第65-66页 |
| ·扩大消费者获取食品信息的渠道 | 第66页 |
| ·重点加强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1-72页 |
| 附录 | 第72-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