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一、导论 | 第10-21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五) 核心概念 | 第19-21页 |
二、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 | 第21-26页 |
(一)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 第21-22页 |
(二) 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依托 | 第22-23页 |
(三)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 | 第23-24页 |
(四) 增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条件 | 第24-26页 |
三、A县“宅基地换养老”的探索性实践 | 第26-37页 |
(一) 农村“宅基地换养老”的由来 | 第26-30页 |
(二) 农村“宅基地换养老”的具体运作 | 第30-32页 |
(三) 农村“宅基地换养老”的主要成效 | 第32-34页 |
(四) 农村“宅基换养老”的创新性 | 第34-37页 |
四、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运作逻辑 | 第37-45页 |
(一) 治理困境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缘由 | 第37-38页 |
(二) 政府主导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直接动力 | 第38-39页 |
(三) 制度安排与供给不足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推力 | 第39-42页 |
(四) 增进公民福祉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追求 | 第42-45页 |
五、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限度 | 第45-52页 |
(一) 注意创新的公共性与合法性 | 第45-47页 |
(二) 注意创新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 第47-50页 |
(三) 注意绩效导向与需求导向的平衡 | 第50-52页 |
六、完善需求导向型的社会管理创新机制 | 第52-61页 |
(一) 重塑“以民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52-53页 |
(二) 构建社会管理创新公民参与机制 | 第53-56页 |
(三) 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协调机制 | 第56-57页 |
(四) 健全社会管理创新绩效评估机制 | 第57-59页 |
(五)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监督机制 | 第59-61页 |
七、结论与讨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