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公路通行费价格管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管制理论的发展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外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管制理论发展 | 第11-13页 |
| ·国内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管制理论发展 | 第13-14页 |
| ·当前我国收费公路价格管制存在的问题 | 第14-18页 |
| ·管制体制 | 第14-17页 |
| ·价格体系 | 第17-18页 |
| ·收费公路通行费理论 | 第18-19页 |
| ·阻塞成本理论 | 第18-19页 |
| ·级差效益理论 | 第19页 |
| ·经济补偿理论 | 第19页 |
|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收费公路的自然垄断性及价格管制必要性 | 第21-30页 |
| ·自然垄断的含义及特征 | 第21-22页 |
| ·自然垄断产业的含义 | 第21页 |
| ·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特征 | 第21-22页 |
| ·收费公路产业的经济特征 | 第22-25页 |
| ·收费公路产业的自然垄断性 | 第22-23页 |
| ·收费公路产业的规模经济性 | 第23页 |
| ·收费公路产业的准公共性 | 第23-24页 |
| ·收费公路产业的外部性 | 第24页 |
| ·收费公路产业的级差效益性 | 第24-25页 |
| ·价格管制的成因及目标 | 第25-26页 |
| ·价格管制的概念 | 第25页 |
| ·价格管制的成因 | 第25-26页 |
| ·价格管制的目标 | 第26页 |
| ·收费公路通行费价格管制的必要性 | 第26-30页 |
| ·从自然垄断性看管制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 ·从准公共性看价格管制的必要性 | 第28页 |
| ·从防止企业不正当竞争看价格管制的必要性 | 第28页 |
| ·从降物流成本维护使用者利益看价格管制的必要性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收费公路价格管制方法分析 | 第30-41页 |
| ·收费公路的价格管制主体 | 第30页 |
| ·影响收费公路价格制定的因素 | 第30-33页 |
| ·影响收费公路价格制定的微观因素 | 第30-32页 |
| ·影响收费公路价格制定的宏观因素 | 第32-33页 |
| ·收费公路定价方法 | 第33-37页 |
| ·成本加成定价法 | 第33-34页 |
| ·边际成本定价法 | 第34页 |
| ·级差效益定价法 | 第34-35页 |
| ·类比法 | 第35-36页 |
| ·二部制法 | 第36-37页 |
| ·交通拥挤收费 | 第37页 |
| ·计重收费 | 第37页 |
| ·收费公路价格管制方法比较分析 | 第37-41页 |
| ·各种定价方法的比较 | 第37-38页 |
| ·收费公路政府价格管制的原则 | 第38-41页 |
| 第四章 收费公路价格管制的改进 | 第41-56页 |
| ·国外典型价格管制模型 | 第41-42页 |
| ·投资回报率价格管制模型 | 第41页 |
| ·最高上限价格管制模型 | 第41-42页 |
| ·投资回报率模型和最高限价模型比较 | 第42页 |
| ·对最高上限价格管制模型的改进 | 第42-45页 |
| ·模型改进的基本思路 | 第42-44页 |
| ·改进的价格上限管制模型的构建 | 第44-45页 |
| ·关于模型的几点说明 | 第45页 |
|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 第45-56页 |
| ·成本的确定 | 第46-47页 |
| ·交通量的确定 | 第47-50页 |
| ·收费年限的确定 | 第50-51页 |
| ·级差效益的确定 | 第51-54页 |
| ·应交税金的确定 | 第54页 |
| ·其他参数的确定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完善收费公路价格管制的建议 | 第56-60页 |
| ·建立政企分开统一高效的管制机构 | 第56-57页 |
| ·明确价格管制的原则和方法 | 第57-58页 |
| ·以有效竞争为政府制订管制政策的目标导向 | 第58页 |
| ·完善价格管制相关法规和价格形成监督机制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一、主要结论 | 第60页 |
| 二、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