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儿山东北坡草地退化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问题提出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19页 |
| ·自然条件 | 第18-19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9页 |
| ·区域资料的收集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 ·植物调查与土壤分析 | 第19-21页 |
| ·草地退化评价方法 | 第21-24页 |
| 3 草地退化评价 | 第24-31页 |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25页 |
| ·建立的原则 | 第24页 |
| ·建立方法 | 第24-25页 |
| ·评价单元确定 | 第25页 |
| ·评价方法 | 第25-28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25-26页 |
| ·聚类分析 | 第26-27页 |
| ·判别分析 | 第27-28页 |
|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28-31页 |
| 4 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 第31-38页 |
| ·土壤物理性质 | 第31-32页 |
| ·土壤容重 | 第31页 |
| ·土壤颗粒组成 | 第31-32页 |
| ·土壤化学性质 | 第32-38页 |
| ·pH | 第32-33页 |
| ·土壤有机质 | 第33页 |
| ·土壤全量养分 | 第33-35页 |
| ·土壤速效养分 | 第35-38页 |
| 5 不同退化程度植被特征 | 第38-44页 |
| ·植物群落特征 | 第38-42页 |
| ·物种组成 | 第38-41页 |
| ·物种丰富度 | 第41-42页 |
| ·不同草地退化程度下的植物数量特征 | 第42-44页 |
| ·群落总盖度变化 | 第42-43页 |
| ·生物量 | 第43-44页 |
| 6 雀儿山东北坡草地退化的成因分析 | 第44-47页 |
| ·自然因素 | 第44页 |
| ·人为因素 | 第44-45页 |
| ·超载过牧 | 第44-45页 |
| ·樵采滥挖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 第45页 |
| ·鼠虫害加剧了草地退化 | 第45-46页 |
| ·草地建设投资少 | 第46-47页 |
| 7 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 | 第47-49页 |
| ·加强草地综合治理 | 第47页 |
| ·以草定畜,发展季节畜牧业 | 第47-48页 |
| ·加强草地鼠虫害综合防治 | 第48页 |
| ·拓展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 第48-49页 |
| ·加大对草地的资金投入 | 第48页 |
| ·全面落实“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 | 第48-49页 |
| 8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 ·展望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