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住宅商用”概述 | 第11-20页 |
(一) “住宅商用”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 “住宅商用”的形态 | 第12-13页 |
(三) “住宅商用”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 国家利益受损 | 第13页 |
2. 业主合法权益受损 | 第13-14页 |
3. 小区安全隐患增加 | 第14页 |
(四) “住宅商用”的立法基础 | 第14-20页 |
1.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述 | 第14-16页 |
2. 业主的专有权及权利与义务 | 第16-18页 |
3. 业主的共有权及权利与义务 | 第18-20页 |
二、“住宅商用”的法律规制现状 | 第20-30页 |
(一) 国内立法现状 | 第20-24页 |
1. 《物权法》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司法解释》之规定 | 第20-21页 |
2. 物业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 | 第21-22页 |
3. 其他规章与条列之相关规定 | 第22-24页 |
(二) 国外(地区)的立法现状 | 第24-29页 |
1. 美国对“住宅商用”的法律规制 | 第24-25页 |
2. 法国对“住宅商用”的法律规制 | 第25-26页 |
3. 德国对“住宅商用”的法律规制 | 第26-27页 |
4. 日本对“住宅商用”的法律规制 | 第27页 |
5. 其他国家以及地区的“住宅商用”法律规制 | 第27-29页 |
(三) 我国“住宅商用”法律规制的缺失 | 第29-30页 |
三、“住宅商用”法律规制的适用 | 第30-43页 |
(一) “住宅商用”的立法主旨 | 第30-32页 |
(二) 《物权法》77 条的适用 | 第32-34页 |
(三)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司法解释》第10、11 条的适用 | 第34-38页 |
1. 构成利害关系业主的条件 | 第34-35页 |
2. 利害关系业主的认定标准 | 第35-36页 |
3. 何为利害关系业主的“同意” | 第36-37页 |
4. 有利害关系业主的意见是否适用“多数决”原则 | 第37-38页 |
(四) 其他相关法律规制与法学原理的适用 | 第38-43页 |
1. 业主自治的适用 | 第38-41页 |
2. 相邻关系原理的适用 | 第41-43页 |
四、“住宅商用”相关制度的完善 | 第43-48页 |
(一) 明确“住宅商用”的进驻类型 | 第43-44页 |
(二) 完善管理规约中的约定事项 | 第44-45页 |
(三) 加强行政手段对“住宅商用”管理 | 第45-46页 |
1. 申请与备案制度的健全 | 第45-46页 |
2. 惩罚与补偿机制的设立 | 第46页 |
(四) 增强市场机制的调控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