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观光农业相关概念的解析与特征分析 | 第10-16页 |
·观光农业相关的概念 | 第10-14页 |
·观光 | 第10页 |
·休闲 | 第10页 |
·旅游 | 第10页 |
·休闲和旅游的区别与联系 | 第10-11页 |
·农业 | 第11页 |
·休闲农业 | 第11页 |
·旅游农业 | 第11页 |
·观光农业 | 第11-12页 |
·休闲农业区 | 第12页 |
·休闲农场 | 第12-13页 |
·观光农园 | 第13页 |
·农家乐特色村 | 第13-14页 |
·观光农业特征分析 | 第14-16页 |
·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统一性 | 第14页 |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生产艺术的统一性 | 第14页 |
·生产与生活、生态功能的统一性 | 第14-15页 |
·科学技术与文化产业的一致性 | 第15页 |
·个性化与多样化的一致性 | 第15-16页 |
2 观光农业的缘起和发展 | 第16-20页 |
·观光农业的缘起 | 第16页 |
·观光农业的发展 | 第16-20页 |
·国外观光农业的发展进程 | 第16-17页 |
·中国观光农业的发展 | 第17-20页 |
3 绍兴市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 第20-42页 |
·绍兴市概况 | 第20-21页 |
·绍兴市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规模 | 第21-26页 |
·绍兴市观光农业典型案例分析—十里香雪梅海农业观光园 | 第26-38页 |
·项目区位 | 第26页 |
·十里香雪海农业观光园发展优势 | 第26-28页 |
·项目定位与建设目标 | 第28-32页 |
·园区产品特色 | 第32-35页 |
·“十里香雪梅海”农业观光园榜样效应 | 第35-38页 |
·绍兴市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 第38-42页 |
·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生了农业观光的需求 | 第38-39页 |
·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39页 |
·城乡居民物质满足促使精神上产生的服务需求 | 第39-40页 |
·城市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促成 | 第40-41页 |
·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持 | 第41-42页 |
4 绍兴市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42-48页 |
·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经营者对观光农业认识水平较低,缺乏对未来的规划 | 第42页 |
·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卫生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 第42页 |
·经营管理不规范,缺乏约束机制 | 第42-43页 |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服务意识 | 第43页 |
·旅游产品单一,风格雷同,缺乏营销特色 | 第43页 |
·促进绍兴市观光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43-44页 |
·因地制宜原则 | 第43页 |
·旅游需求原则 | 第43页 |
·资源永续原则 | 第43-44页 |
·农业促进原则 | 第44页 |
·促进绍兴市观光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44-45页 |
·统一认识,进一步重视发展观光农业 | 第44页 |
·积极引导,促进观光农业有序健康发展 | 第44-45页 |
·政策扶持,推动观光农业的发展 | 第45页 |
·加强宣传,营造发展观光农业的良好氛围 | 第45页 |
·绍兴不同类型的观光农业持续发展建议 | 第45-48页 |
·自然生态型必须重视体现“自然”和“生态”两大核心 | 第45-46页 |
·科技园区型要提升农业科技的含量 | 第46页 |
·民俗文化型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 第46页 |
·“农家乐型”观光农业要加强规范管理 | 第46-47页 |
·农业经贸型要拓宽经营范围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52页 |
导师简介1 | 第52-53页 |
导师简介2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