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链霉菌抗生素合成调控基因介绍 | 第12-14页 |
·途径特异性调控因子 | 第12页 |
·全局性调控因子 | 第12-14页 |
·bldD调控基因及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红色糖多孢菌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2页 |
·材料 | 第18-23页 |
·菌株 | 第18页 |
·质粒 | 第18页 |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18-19页 |
·缓冲液、展层剂、显色剂、有机混合液的配制方法及功用 | 第19-21页 |
·工具酶和标记物及其功用 | 第21-22页 |
·试剂和试剂盒及其功用 | 第22页 |
·仪器设备及其功用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32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23-25页 |
·大肠杆菌质粒的小量提取 | 第25页 |
·DNA的PCR扩增 | 第25-26页 |
·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 | 第26页 |
·不同DNA片段之间的连接 | 第26页 |
·DNA片段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分离 | 第26-27页 |
·红色糖多孢菌总DNA的大量提取 | 第27页 |
·红色糖多孢菌总DNA的小量提取 | 第27-28页 |
·红色糖多孢菌孢子种的保存 | 第28页 |
·DNA片段的回收和纯化 | 第28-29页 |
·红色糖多孢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 | 第29-30页 |
·红霉素发酵产物的提取 | 第30页 |
·红霉素发酵产物的薄层层析(TLC)分析 | 第30-31页 |
·红霉素发酵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 第31页 |
·红霉素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检测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6页 |
·质粒pUC-bldD的构建 | 第32-34页 |
·PCR扩增红色糖多孢菌bldD基因片段 | 第32-33页 |
·质粒pUC-bldD的构建 | 第33页 |
·pUC-bldD质粒的鉴定 | 第33-34页 |
·染色体整合型表达质粒pZMW-bldD的构建 | 第34-37页 |
·染色体整合型表达质粒pZMW-bldD的构建 | 第34-35页 |
·pZMW-bldD质粒的鉴定 | 第35-37页 |
·表达质粒pZMW-bldD在突变株中的活性检测 | 第37-38页 |
·红色糖多孢菌A226-△bldD/bldD的筛选 | 第37页 |
·红色糖多孢菌A226-△bldD/bldD的鉴定 | 第37-38页 |
·过表达菌株A226/bldD的构建 | 第38-39页 |
·过表达菌株A226/bldD的筛选 | 第38页 |
·过表达菌株A226/bldD的鉴定 | 第38-39页 |
·bldD基因对红色糖多孢菌红霉素产量的影响 | 第39-43页 |
·各菌株抑菌水平的比较 | 第39-40页 |
·菌株发酵液中红霉素含量的TLC分析 | 第40-41页 |
·菌株发酵液中红霉素含量的HPLC分析 | 第41-43页 |
·bldD基因对红色糖多孢菌孢子生长的影响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4 总结 | 第46-47页 |
·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 | 第46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46页 |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